【本网讯】一天晚上,我在散步时路过一个社区,文化墙上的《论语•季氏》吸引了我。“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的这段话,让我陷入了深思……
两千多年前,孔子在《论语》里提出了著名的“君子九思”说。在孔子看看来,思考可以改变人生,思考可以完美人生。在当今社会,孔子的“九思”之说,对于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淡泊明志、加强修养、砺练官德、廉洁从政,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一、视思明。意思就是看问题、看事物的时候,要明察秋毫,明辨是非,分清真假,把人和事看得通透。
现象一:我们都相信眼见为实的道理。我们亲眼看到的,一定是真的!可是,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些事儿,确实是真的,但是,看起来确实很假;有些事儿,确实是假的,但是,我们却认为是千真万确的。
启示一:孔子的“视思明”在提醒我们,看人要看其表里;看物要看其本末;看事要看其始终。同时,看人看事看物要眼界要开阔,站得高,看得远,不能目光短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辩证地看,全面地看,发展地看,联系地看,从不同的视角看,在不同的时空条件和背景下看。看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一般到特殊,由现象到本质,这样,就不会盲从,就不会困惑,就不会“近视眼”。练就一副火眼金睛,凡事看得清虚实,辨得清真假,分得清是非,不为各种假象所蒙蔽,不为各种“政治骗子”编造的虚假政绩、注水数字所欺骗,实事求是,办事较真,一丝不苟。
二、听思聪。意思就是不要听风则雨,要多听多想,能够听出门道,听出真实的本质。
现象二: 对同样一个问题,同样一件事情,更多的时候,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面对千言万语,七嘴八舌,甚至南辕北辙的言论,你该怎么办?你应该如何从不同的声音中辨别出真正的真理所在?如何做一个聪明的倾听者,这确实是对每一个人的考验与挑战。
办法一: 第一,首先要有耐心,有耐心让别人把话说完;其次,要有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倾听;第三,要有包容心,要有博大的胸怀,特别是与自己不同、对自己不利的声音和意见,要有容纳的心胸,做到耳听八方;第四,要边听边思考,边分辨,抽丝剥茧,听到问题的本质,或者听出说话人的真实意思;第五,要有自己的定力,不能偏听偏信,听风就是雨。
三、色思温。意思就是要心态平和,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能够面不改色,处变不惊,温文尔雅,言辞谦和,平易近人。
启示二: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一颗平常心来为人处事,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待人待物。
我至今还保存着节日期间收到的一条短信,内容是“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一帮信赖的朋友。当你收到此信息,一切随之拥有。”如果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对你所遇到的一切都抱着感激的态度,这样的心态会使你消除烦恼和怨气。
启示三:作为企业管理者特别要对普通员工和单位弱势群体关爱有加,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心一意为员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认真践行党的宗旨。
四、貌思恭。意思就是要真诚待人,恭敬有礼,文质彬彬,谦逊诚恳,举止得体。而且无论身份贵贱,地位高低,都是一视同仁。
启示四:做到“貌思恭”关键是要有一颗尊重别人的心,把别人看成是一个与自己一样的有尊严的人,打心眼里尊重别人。人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俄国教育家别林斯基曾说过:“自尊心是一个灵魂中的伟大杠杆。”当人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时,他就会心情愉快地去做一切事情。
五、言思忠。意思是说话要诚实,要忠于自己内心的呼唤,忠于自己的良知与良心。
启示五:朱熹说:“尽己之谓忠”。同时还要做到对人“忠”,也就是对于别人的事要尽己之力,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信守承诺。不能够信口开河,或者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言不由衷,阳奉阴违。
启示六:管理者要说话诚实,待人诚恳,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对党忠诚,不说假话,忠于祖国,忠于企业,忠于人民。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话一套,行动一套的两面派行为。不搞误国害民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路边工程、面子工程。
六、事思敬。意思就是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安分守己,对每一件事情,每一项任务都要全心全意,全力以赴。
启示七:李大钊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有所事功,必须认真思考,周密计划,关注细节,持之以恒。
启示八:不少管理者有一种做事“差不多”的思维与习惯。其实,对自己做的事情不尊敬,就是对自己人格的不尊敬。因为,一个的工作质量是一个人个体质量的表现。工作守则不是遵守给别人看的,敬业、认真、严谨、细致这些口号也不是平时喊喊就可以了。当上司不在的时候,当没有人监督我们的时候,管理人员要做到对每一项工作都一丝不苟,保证每一件工程或服务的质量都精益求精。
启示九:管理人员要努力做好党分配的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千方百计谋求发展,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坚决反对失职渎职、玩忽职守、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行为,不做无所作为的庸官、太平官、混混官。
七、疑思问。意思是遇到不清楚、不明白、不知道的事情或问题要能够发问,乃至不耻下问。韩愈在《师说》中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就是说,每一个人都不是天生的神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要承认自己的无知,不能不懂装懂,害己害人。
启示十:做到“疑思问”,首先要会“疑”,也就是善于怀疑,敢于怀疑,特别是怀疑传统,怀疑权威,怀疑规矩,怀疑定见。要有一种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不断有新创意,不断有新成就。其次,还要会“问”,也就是问自己,问别人,问历史。在不断的追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启示十一:很多传统、规则、习惯等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在当时、当地、当事人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事过境迁,世界正在发生着惊人而快速的变化,所以,我们只要“疑思问”,就能找出“不拉马的士兵”,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八、忿思难。“忿”是发怒、愤怒的意思,“难”是后患的意思。一个人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能够动不动就雷霆万钧,动不动就火冒三丈,动不动就发脾气、撂挑子,动不动就颐指气使,咄咄逼人。
启示十二:情绪管理与控制能力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工作状态与人际关系,更关系到自己的身心健康,乃至于自己的生命安全。
办法二:在自己将要或者正在竭斯底里的时候,用一下“三思法”:第一思,想一想为什么要发脾气,发脾气有没有道理?第二思,想一想发脾气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第三思,想一想,不发脾气行不行,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九、见得思义。意思是得到利益与好处的时候,要思考自己是不是该得。如何衡量自己该不该得,就要用“义”来考量。所谓“义”,就是适不适宜,正不正当,合不合理,应该不应该。
启示十三:“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每个人的用心不同,自然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对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与职业成功十分重要。儒家并不反对追求自己利益,而且鼓励人们积极追求功名利禄,建功立业。只是,儒家有一个条件,就是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也就是“正道”来获得财富与利益。
小 结:
企业的管理者在员工眼里都是“官”,这就要求管理者做官先做人,为官应“九思”。孔子的“九思”之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它虽然不是道德修养的全部,但作为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管理者如果能够做到,就可以确保官德不失,执政为民的思想不丢,政治生命永驻。
标签:管理,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