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杭州湾畔,有一种精神叫“援建”

作者:曾琴    2011-08-19

【本网讯】最感动的是精神,最难得的是援建。8月19日,所有支援杭湾供电局的全民职员全部返回慈溪供电局,一年多来,留下的是汗水,是感动,还有牵挂。

【故事】大伙眼中的“大忙人”

“杨定妹,这个资料留下来给你,以后可能有用。”8月18日,黄宏荣一个人默默的收拾着回去的东西,然而,他发现,除了他平时带着的包,办公室的东西都是他割舍不下的。一些台账留下来给杨定妹,这些党务相关的留下来给曾琴,还有些生产技术资料,则留给石琦······一趟整理下来,只剩下他每天上下班的那只皮包好带走。“这本电话本留给你吧,以后慈溪供电局的工作联系上可能用得上。”他从包里又拿出了一本电话本交给了曾琴。

永恒的牵挂:浓浓杭湾情,他全心付出

黄宏荣,共产党员,原杭湾供电营业所所长,杭湾供电局综合管理科负责人。宁波电业局在杭湾供电局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把杭湾供电局作为扁平化管理试点单位,目的就是适合新区发展需要,简化用电申请程序,方便用户用电。至今,全局除设置3名局级领导外,局机关唯一的智能科室综合管理科8名管理人员负责全部行政、安全事务处理。而作为综合管理科的负责人,黄宏荣必须对各项工作都有清楚的把握。

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里外外的工作总的有人去干,一人兼顾多个岗位就显得很正常了。黄宏荣因为各项工作都要照顾到,也就格外忙碌。金晅俊是和他一起支援杭湾供电局建设的老同志,跟黄宏荣共事多年。他说,工作中当多面手不但辛苦,而且要放弃很多,不仅各项工作都要有所了解,而且要精通,黄宏荣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一般的人要多的多。

对此,他只是谦虚的笑着说:“我其实不懂得还很多,我们新区事情很多很杂,我是新区最初建设的时候就过来的,看着新区一步步发展起来,心里最多的是满足,希望能为新区的发展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故事】小贝手中的“画圈本”

“不要小看这本小本本哟,这里面东西可多着。”要返回慈溪供电局了,沈贝石拿出了他那本随身带着的“画圈本”,郑重的交给了操瑞发,他平时喜欢“画圈”,那本画圈本上就都是红色蓝色的圈,或大或小,红圈是急需改造的线路或是急需更换的设备,蓝圈是他根据整体规划以及线路的实际今后必须要进行移位或是其他改造,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完成线路的改造。

永远的记忆:1000多个日夜,都终身难忘

沈贝石,中共党员,2008年9月28日来到杭湾,支援新区建设。“那时候刚到这边,路还没修好,一下雨车就打滑,每次都只能赤着脚走过去。”走的路多了,路越走越宽,也越走越好。现在走在新区的大道上,两边是林立的大型企业,一个个繁忙的施工现场。

杭湾供电局成立后,慈溪供电局将精干力量留下来支援杭湾供电局建设,沈贝石便是其中一员。他担任规划专职,不仅要管大网规划,变电站前期,还必须做好配网线路中城网、大修、技改以及农村低压线路的电气化改造等,由于工作繁忙,他每天晚上12点还亮着灯,经常是一顶安全帽,一张一线图,再加一个记录本,来回穿梭于各条线路之间。

“这条线路的名字就是我起的哟,”他指着海星变的10kV科信线自豪的说,“还有科创线,海星变、越瓷变的10kV出线很多都是我起的。”他一下来劲了,将新区所有的线路名称逐条报了出来,位于哪个位置,到哪个工厂,他如数家珍。

【故事】名导眼中的“人间仙境”

7月18日,著名导演陈凯歌的摄制组小分队、摄影指导杨述一行在杭州湾新区取景,参观完新区建设后,来到了杭州湾湿地,感叹新区建设蓬勃发展,同时,陈凯歌也被“鸟类天堂、人间仙境”的湿地美景所震撼,不由感叹道“宁波有这么美的地方”,将杭州湾湿地作为今年新片拍摄的外景地之一。

永续的发展:建设搞上去 精神留下来

短短几年时间,当初的一片滩涂,如今已被一个个大型企业,一个个施工现场所替代。杭州湾吉利,该集团目前已经正式开始投入生产,当初,为了积极配合管委会对吉利集团招商引资工作,全局紧急磋商,慈溪供电局援建员工主动要求加班,彻夜制定了供电方案。杭州湾世纪城,一条超过千米的施工带,今年2月,全局连续奋战十几天,援建党员金暄俊一天跑近十趟工地检查,完成了该项目所要求的17台临时箱变的安装……

零起点的基础上,杭州湾新区电网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已经建成一座220kV变电站,4座110kV变电站,在此基础上,还将规划建成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4座,开工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2座。通过加强新区电网建设,逐步形成以大电网为依托、区域内小型发电厂为补充的供电网络体系,以及以110kVA电网主干网架的配电网络体系。目标把杭州湾新区电网建设成为“电源容量充足、系统安全稳定、网络坚强可靠、电网运行灵活、设备先进规范”的现代化电网。 

在杭州湾这片开发的热土上,记载着了慈溪供电局对杭湾供电局工作的无私帮助,传承着慈溪供电局员工甘于奉献的“援建”精神,铭记着这份盈盈的“援建”情。 

标签:电力援建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