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盛世多奇迹

作者:闫宇华    2011-08-23

【本网讯】巍巍南太行,绵延无际,时代的大潮一度将深山里的人们带出谷底,推上峰顶。

同享一脉太行山水、毗邻而居的林县人和辉县人就是其中的代表。林县人骄傲于红旗渠。在缺少资金、没有电力、没有机械的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仅凭着活下去的执着和从骨子里迸发出的豪情,逢崖凿洞,遇沟架桥,用铁钎、铁锤、土制炸药等原始工具,修建了这条绵延304公里的“人工天河”,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用山西漳河水灌溉了自己的农田。

那时的红旗渠,在林县人心目中的战略意义,不亚于今日的南水北调工程,但其建造的艰辛程度远胜之。我父亲还是发育中的的少年时,就推着装载100公斤石头的独轮车,在山中修水库。“年轻人唱着歌,比着干,看谁推的多!”回忆起热火朝天的战斗场景,父亲得意地笑。我摸摸家中早已成古董的独轮车,再看看身形单薄的父亲,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林县人民受困于旱,开凿了红旗渠这条“水”路。同时代的辉县人则受困于山,创造了另一个“世界第八大奇迹”——挂壁公路。

从辉县市南坪乡的峡谷里往上看,可以望见对面灰白色的摩天石壁上,神奇般地列着一排整齐的洞子,像是给大山开了亮窗。这些“窗子”在挂壁公路开凿时,用来倾倒余渣和照明。从1962年起,锡崖沟村八百余口人苦战30年,才从王莽岭的”体内”凿出这条长7.5公里的挂壁公路。身临其境,再情感麻木的人也会热泪盈眶,为这鬼斧神工一般的工程。

“林县人善挖渠,辉县人爱打洞”的调侃由此而来。红旗渠和挂壁公路,究竟谁能登上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宝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山里人固然依旧一贫如洗,但有种强烈的意识在他们心中萌动:自己掌控命运的时代到了!这让他们为实现长久的理想,敢于付出包括生命在内的所有代价。

祖国江山如此多娇,南太行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韵味。想在太行山里旅行出点名堂,你应该去走一走著名的“太行八陉”。“太行八陉”即为穿越太行山脉的八条古道,既是交通要道和商旅通衢,也是古代军事关隘所在之地。这些路飞鸟愁渡、猿猴难攀,时临绝壁、盘桓山腰,转眼又探入深谷,在莽莽群山中飞腾逶迤,若隐若现。行走其间,除了可以磨练意志,可以尽揽高山、峡谷、瀑布、云海等太行胜景,还可以与那些尚未远去的历史不期而遇。

除了“八陉”干道,还有一条条更为艰险的小路隐蔽在山中,有的路段甚至只是是从山壁上挖出来的石窝窝。那散居的山民们从山外获得必要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的必经之途。这些路被山里人形象地称为蚰蜒路——蚰蜒,蜈蚣的近亲,细长的身段在地上爬行,扭得千回百转,扭得肝肠寸断。

爷爷年轻时,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挑着柳条筐,徒步爬过太行山,到山西那边挑煤。这一趟昼夜不歇,腿快些也要三天两夜。蚰蜒路下的深谷里,蓝幽幽的水伴着独行的少年一夜。“在家怕鬼,出门怕水”,爷爷在世时常这么说。

“半夜,我们从‘209’高地看完电视,举着火把热热闹闹地往家赶。”而蚰蜒路留给母亲的青春记忆,却是另一番奇特画面:满天星辰下,之字形的火把行进在黑黝黝的大山中,惊险与笑声一路荡漾。

所谓的“209”高地,其实是一个微波通讯站,它在没有卫星传输的年代,用来传输广播电视信号。为了适应60年代末“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要求,微波站站址还必须远离城区,交通隐蔽,利于备战。

在穷乡僻壤还点着煤油灯时,“209”已经是灯光闪耀,着绿军装的解放军紧守大门,一切显得神秘莫测。也是在“209”,乡下人第一次看到了电灯,看到了电视,看到木头框框里毛主席在讲话;第一次,外面的世界拉近在山里人的面前。

时代的车轮轰隆隆地奔走,快得让人立足不稳。刚刚,林县人民修通了“生命渠”,农电机井、百镇千村蓄水等工程就取代了漳河水,方便地灌溉了农田。摆脱了繁重农业生产的枷锁,林县的百万建筑大军走出太行,将财富挣回了家;昔日一遇天灾就民生凋敝的林县如今已跻身全国经济百强县。

刚刚,辉县人民打通了“涉外路”,更高规格的省际公路、铁路就取代了挂壁公路。许多挂壁公路已经成为游客旅游观光地,失去了实用全价值,却代表了一种精神的高度。

还有那人迹稀少的太行“八陉”、蚰蜒路也并未完全荒废,成了探险旅行者的探险乐园、追忆历史的好去处。而绿色的旅游业繁荣了山区经济,以前迁下山的人民又欢天喜地回迁大山。

而家乡的“209”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今年夏天,我踏着父母走过的蚰蜒路,探访“209”高地。盛夏时分,山顶上的大风不舍昼夜地狂呼,锈迹斑斑的高塔打着长长的拉线,微微摇晃。背着双手在高塔下悠哉远眺的是山下村的村支书,他依旧身穿旧中山装、头戴八角帽,成了一枚时代的标签。十几年前,他沿用山里人盖庙建寺的方法,挨家挨户、每个村镇募捐,筹款为村里修水泥路。恰在彼时,“村村通公路”的政策风乍起,一条两车道的水泥路很快就修进了山村。这位头脑灵活的村支书立刻将“209”微波通讯站的机房修缮一新,改成了客房,将这里变成了红色怀旧圣地和避暑庄园。

红旗渠,蚰蜒路,挂壁公路,都是山里人的生命路,公路、铁路、电路,都是山里人的希望路。南太行是一部巨书,轻轻翻开关于路的这一页,就能让人唏嘘不已——盛世多奇迹!

标签:盛世多奇迹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