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在去公司的路上,我看到一列动车飞驰而过,在感叹它的速度之余,我脑中闪现出一个名词,那就是“动车效应”。现如今,动车组几乎成了铁路提速和铁路高绩高效的标志。虽然,前一段时间它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也还有这样或那样问题,但是,动车不仅对中国铁路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同时,也展现了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突破性成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几乎是人尽所知的一句名言,但今天看来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以我们熟知的铁路提速为例,我国的火车近年来连续五次提速,却很难超过每小时160公里,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火车头动力是很大,但火车厢却没有一点动力,结果只能是“全靠车头带,火车跑不快”!而第六次大提速中正式运营的动车组却令世人耳目一新。动车组是一种“动力分散型”高速列车,原理是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不仅火车头有强大的动力,车厢自身也有动力,整列火车跑起来特别快,可达到每小时300公里以上。
这让我想到了供电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也好比一列火车。建设“一强三优” 现代公司,突出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核心工作,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是我们的火车头。这就要求我们企业每一成员都要具有动力,与火车头动力组成合力,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提高运行效率。
启示一:企业的管理者要同心同德。由动车组引申到队伍管理,其实也一样的道理,管理工作要富有成效,既要有领导者富有才能和自我激励,同时,也需要还要有被领导者积极向上,尤其要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激励和默契配合才行。企业要想成功,大家必须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道德观和一致的目标。 “上下同欲者胜”,是管理者最重要的目标。
好的团队,能够发挥出比团队成员个人能力相加大得多的效率与威力,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协作差的团队,会把一个简单的事情搞得一团糟。只有大家都发动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队伍管理才能不断提高,队伍效能得到更好释放。这也正是“动车组”给我的深刻启示:全靠车头带,火车跑不快。要想跑得快,车厢也得带!
启示二:有明确的团队目标。动车组的车头自身有着强大的动力,同时,更大的作用是引领整个列车的方向,在机车控制室内能够准确的显示出整列车的某个个体存在的问题,车头更大作用还在于控制列车时速和什么时候该开车,什么时候该停车。作为领导,恰似“车头”,他不仅要带头把工作做好,还要准确掌握工作方向,并随时发现和掌握队伍中每个人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及时地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团结队伍,要大家向着一个目标和方向前进。作为兵头将尾的基层班组领导,在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学着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多在激励引导上下功夫,多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多讲管理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减少管理工作的量,提高领导工作的质。管理者要擅长用各种手段、方法去激发他们的正确行为,化解不和谐的因素,引导他们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努力建功立业,把潜能变成显能,进一步转变成工作效能。
启示三:有正确的激励制度。要打造高绩高效的团队,一套好的绩效管理制度必不可少。一套完整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将每个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素质、应完成的任务、应达到的工作质量进行科学量化,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对员工绩效按指标完成情况加以考核,以决定员工的收入。采取激励机制的同时,要辅之以绩效沟通和职业培训,帮助员工提高业务水平,改进工作质量。要创造条件让一大批干劲十足的员工成长为公司的业务骨干,走上管理岗位。好的绩效管理制度的推行能让公司全体员工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工作责任心,工作积极性得以高涨。每一个员工就像动车组一样,让其都具有动力,且保持动力的一致性。
启示四:善于培养人才。传统的旧的观念认为,领导用人就是管人、约束人和控制人。现代的管理理念则前进了一大步,认为领导用人的重点是育人、激励人和引导人。如果作为一名领导者能够逐步把一般的员工培养成人才,再把人才进一步培养为领导人才,使他们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好,为什么这样干,并且能够明了领导者的意图,这样就会省去许多具体工作安排,甚至省去领导的激励。
动车与团队管理,不同的两个名词,为我们诠释的都是一个道理,只要是处在任何一个组织中的个体,都必须具有动车组的单元动力,团队成员都必须具备角色能力,都必须克服自我障碍,变被动引导为主动融入。如果一支队伍的管理者和员工都能够发挥好“动车效应”,我们的企业一定会承载着时代经济的历史使命,搭携着我们每一员工希望和责任,高速前行,从辉煌走向辉煌。
标签:动车效应,队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