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建设任务点多、面广、错综复杂,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如果不加以重视,不把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就可能引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从而妨碍农网升级改造工作。为确保农网升级改造安全,就要从农网改造、户户通电、农村电气化等工程建设中汲取经验教训,居安思危,正本清源,多措并举,为农网升级改造工程高质量、高速度的推进奠定基础。
一、农网升级改造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安全责任制不落实。主要体现在各级领导和管理层对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安全重要性认识不够,“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工作方针在某种环境下重口头轻实际,对农网升级改造安全工作没有真正入脑入心,日常工作中缺乏对基层安全动态和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
(二)落实制度流于形式。一些单位对规章制度和要求,不是吃透精神,不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措施狠抓落实,而是机械地照抄照搬,在落实安全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而是将规程制度的执行力层层衰减,有的单位和人员甚至将规章制度束之高阁,视安全措施为摆设。
(三)违章现象屡禁不止。在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暴露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责任心不强,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日常工作中粗心大意,我行我素,忽视农网升级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危害,严重违反安全规程,装置性违章、管理性违章等违章手段还没有绝迹。
(四)现场存在安全隐患。一些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不规范、不完善,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防护手段缺乏有效的针对性。现场中的安全措施不能将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得到有效的可控、在控、能控。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
(五)到岗到位形同虚设。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施工场面大,施工人员众多,各单位虽然对到岗到位标准进行了修订,但有的单位未明确何时到位、到位后干什么,什么工作应全过程监督,致使履行到岗到位标准有名无实。诸如安全管理层缺乏现场指导、安全监护人不能很好地履职。
二、农网升级改造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及对策
(一)分解量化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针对庞大的农网升级改造工程,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各级领导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闭环管理,切实把安全责任制全面落实到位。在分解和量化安全责任工作时,将安全目标责任到每个人。
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杜绝将安全责任简单地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杜绝将安全责任“写在本上,挂在墙上”就算了事,而是做到事事有人管,防止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管理、监督、检查真空,防止农网升级改造安全管理中靠感觉,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二)多措并举强化全员安全知识教育培训
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工作是提高各级员工业务知识的有效手段,也是确保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安全的基础,要多措并举加强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工作许可人、施工人员等重点人员的业务知识教育培训。在业务知识的教育培训过程中,要始终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阶段,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注重岗位操作与技能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科学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工作。
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存在的问题,组织员工观看典型的安全生产事例,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岗位练兵等活动,不断提升各级人员的安全技能。此外,开展反事故演练,使安全教育如同春风化雨,深入人心,有效地提高了工程施工人员的反事故能力。
(三)做好农网升级改造工作的“四个控制”
为了使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中的危险点得到有效控制,一是实施闭环、动态、分级、全过程“四个控制”。运用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循环理论做到工程施工安全闭环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系统地调整各类安全措施,做到安全隐患动态控制;按照危险点大小、轻重、缓急的特点,层层建立危险点预控体系,实现分级控制;加强施工作业管理、监督、操作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实现施工作业全过程控制。二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进一步对危险点预控管理相关指标体系进行细化和深化,使指标更具合理性,管理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四)严格推行施工作业标准化指导书
在推行标准化作业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原则,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工作思路,编写作业指导书范本,在范本编制上,认真学习借鉴电力系统有关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各项要求,尊重工作实际,不断对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范本进行修改完善,提高现场标准化作业针对性和科学性。
重点强调作业过程的四个标准化:即控制措施标准化、工作器具材料标准化、工作质量标准化、人员状态标准化。强化作业过程控制,将生产人员的作业任务内容按照流程细分,具体到每个员工从作业集合到收工离场,首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都有明确的分工定责,任务明了,责任明确;把生产人员的作业动作进行归纳统一,达到作业动作标准、规范、准确、敏捷,实现作业安全。
(五)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程制度
要认真执行电力系统多年实行的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电力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规程规定,切实把国家安全生产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强化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规程制度的执行力和现场管控。
全面落实电力系统“二十五项重点反措”要求,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和现场的运行规程、检修规程、试验规程、事故处理规程。始终做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理顺安全管理程序,确保安全生产事事有章可循。积极广泛地组织和开展安全大检查和各类专项检查活动,对发现的问题落实责任,限期整改。坚持抓违章,抓考核,加大安全生产奖惩力度,杜绝抓安全规章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六)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心
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把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体现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中,所以不能就安全抓安全,要按照系统思考的原则,把握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实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要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察体系的作用,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作用,发挥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建促进安全生产。
如此,就会在全局范围内营造出安全生产工作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氛围。同时,必须对电力企业中的各级各类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部门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有效发挥各级人员的安全能动性。
(七)建立农网升级改造安全管理长效新机制
针对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安全管理的特殊性、复杂性、艰巨性,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探索总结安全生产中的新规律新机制。坚持和完善电力行业多年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并将老方法融于新机制中,使新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严格遵循电力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实现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同时,面对新发展、新环境,与时俱进,持续改进,实现安全生产的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完善安全组织措施,改进和完善工作流程、作业流程和操作流程,规范员工作业行为,预防和遏止违章现象,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有效规避各类安全生产风险。
标签:农网升级,安全防线,襄城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