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电话一直打不通,你说咱所长不会是累得受不住罢工了吧?”
“朱所长从来24小时不关机,这回联系不上还真有点儿悬。”
这些天是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搬家的日子,有一个村子要搬往河南省襄城县范湖乡陈家湾移民新村。襄城县范湖乡供电所所长朱晓伟比搬家的移民还要忙。7月26日—8月23日,是移民新村村民安家落户的日子。在这29天时间里,朱晓伟只回了4次家,而他逐门挨户走遍了176户移民的新家,曾连续两个昼夜只休息5小时。这会儿电话又联系不上,所长怎么就“丢”了?
在这方圆,朱晓伟到处是熟门熟户,是丢不了的。
这话还得从头说起。8月20日,连续不断的大雨持续冲刷襄城大地。晚上十一点多,由于担心灾害天气给新村移民用电带来影响,朱晓伟和两名农电工,一直在雨中对每条线路,每台电表箱进行巡视。晚23点45分,朱晓伟手机响了,他赶往移民陈建中家。
原来陈建中一家关灯睡觉之时,发现电棒管一直闪烁,从没用过白炽灯棒的陈建中不敢睡了,唯恐灯棒烧坏爆掉,遂急匆匆打电话给朱晓伟。
朱晓伟这些天净是忙的鸡毛蒜皮的事。部分村民过去地处僻远,对电的认识极为有限,来到新家,面对安装到家的电力线路,有的村民还不能正确的使用,一天下来光跳闸断电、开关损毁、灯棒烧坏报修就得10多起。
陈建中经过朱晓伟的耐心解说,知道了荧光灯的工作原理,这才安心的睡下。正当朱晓伟转身离去之际,发现院落里堆放的柴木暴露在雨中,他心里明白,这些从老家带来的柴木是村民们大半的家当,一家子烧水做饭全指望它,这要淋透可就饿肚子了。
没有遮雨布,那就换地方。仗着身强力壮,朱晓伟硬是扛起一根根木棍,一根,两根,三根……40分钟,半个院落,空了。朱晓伟的衣服这下真成名副其实的“雨衣”,脊背上“河南电力”白色字样在雨夜竟出奇清晰。
第二天一早,同事打电话找朱晓伟,却意外发现电话打不通。捞起地上湿衣服才发现,原来他救了木头,搭了手机,任你如何拨打,朱晓伟手机就是没有动静。
标签:丢失,许昌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