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既要解释 更要解决

作者:刘桂军  2011-09-05

【本网讯】最近,某地一领导带领机关科室人员在农村供电所调研时,面对面听取基层农电员工意见,现场办公,切实帮助解决困扰农村供电所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对身边的机关人员说:“机关要关心基层,为基层多办好事、实事,尤其对农村供电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不仅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更要想方设法地把困难和问题解决好。”对此,笔者感触颇深。

基层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有的自身无法克服,需要上级机关给予解决。面对问题和困难,大多数上级机关都会想方设法给予解决。但也有少数机关面对基层的困难和问题时,不是在“解决”上下功夫,而是在“解释”上做文章,要么讲客观原因,要么找主观理由。把解释当作解决,认为只要把困难说清楚了,也就等于把基层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解决了。

有问题就要解决,机关积极认真地帮助基层解决问题,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对基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仅需要解释好,而且更需要想到的是如何解决好。有的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解决的,作些必要的合情合理的解释,基层就能够理解。但解释之后还需积极创造条件、想出办法尽快加以解决,千万不能耍嘴皮子,用解释代替解决问题。如果仅仅停留在“解释”上,一味强调客观困难而没有丝毫行动,那问题永远也不会解决。

个别机关之所以喜欢用“解释”的办法代替“解决”来应付工作中的问题, 这是因为“解决”比“解释”需要付出更多的工作量。“解决”与“解释”虽是一字之差,但意义却不同,结果也不一样。即使“解释”的态度再“诚恳”,基层也不会买账。要知道,基层所期盼的,不是机关做了多少解释工作,而是看其解决了多少困难和问题。 “既解释又解决”体现出的是机关服务基层务实的工作作风。那种变解决问题为解释原因的做法,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不仅伤害了基层的感情,也损害了机关自身的形象。

当然解决问题并不是说不需要解释,关键是不能把解释当成工作的主要手段,把解决当做次要工作,而应要把握好两者的辩证关系,把两者统筹兼顾起来。对于基层的困难和问题,应有一种“误不得”的责任感、“等不起”的紧迫感,在释疑解惑之后,想方设法把问题解决好,决不可拖拖拉拉,只说不做。

要真正解决基层的问题,需要上级机关心里装着基层,凡事想着基层,并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同时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只有真正把为基层服务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赢得基层员工的支持和赞誉。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解释,解决,卫辉电业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