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深山新村“亮”起来

作者:胡晓延 董良杰  2011-09-16

【本网讯】仲秋的大别山,苍翠如黛,田野漾起片片金黄。9月10日,我们来到安徽省潜山县村庄整治示范点——黄柏镇昆仑村染坊组,只见新修通的水泥路两侧,38盏高杆路灯从路口伸向大山脚下的村庄,村前的庄稼地里,成片的水稻和瓜蒌,沿着黄柏河两岸铺展开来。

抬头望去,安装的路灯全是白炽灯,每盏大约在250瓦左右。正在地头察看瓜蒌长势的种植大户汪金炉说,“庄上的道路四周种的全是瓜蒌、水稻、蚕桑等作物,黄柏供电所的电工师傅们帮助装上路灯后,除了照明外,还兼顾为庄稼杀灭害虫。尤其是夏天的晚上,只要灯一亮,一些知名与不知名的飞虫,就会接二连三地扑向诱蛾灯,上演‘飞蛾扑火’的闹剧。天亮时,路灯下全是烧死的虫子。”

村民汪金炉捡起路灯下已烧焦的“瓜藤天牛”说,“今年7月1日装上灯后,我这上百亩的瓜蒌地,就再也没有打过一次农药,仅此一项节约管理成本少说也有上万元,每亩地至少增收三成以上,地地道道的无公害、原生态绿色经济作物。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望着已挂满果实的瓜蒌,汪金炉的脸上乐开了花。

眼前的染坊组依山而建,一幢幢农家小洋楼,错落有致。走进汪金炉家小院,桂花飘香,迎面扑来,沁入心田。

汪家也是一幢漂亮的两层小洋楼,房子的北侧是自家的茶厂。

“染坊组8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种有茶园,收购来的鲜叶,要经过杀青、揉捻、烘干到包装上市,都是机械化作业,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电!从春茶开采到结束,两个多月的时间,电工师傅几乎守在茶厂,用电若出了故障,总能立即排除,供电服务真是没啥说的。” 茶厂偌大的空间里,几张秋蚕一字排开,女主人随手撒开一把桑叶,与我们拉起了家常,“蚕喜干燥、通风。早春和晚秋要用取暖器升温,夏天用风机通风消暑,有了电,从传统上一年只能养3批,增加到现在的6批,收入成倍增长。”

代代传承的养蚕业,现如今已成了山里妇女发家致富的“好帮手”。 

今年初,潜山县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清洁工程实施的村庄整治全面启动。染坊组被确定为全县村庄整治示范点,潜山供电公司超前完成了对该组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将组里50千伏安的老式台变,更换成了150千伏安的节能变压器,架空导线线径增加了两倍。“逢年过节一片黑”的尴尬局面,已不复在。

村里“小能人”彭四清早些年在外地打工,看好家乡的用电环境后,夫妻俩一合计,拿出多年的积累,先后买来了20多台加工机械,办起了刷柄加工厂,还吸纳了当地5名留守妇女就业,小厂的生意日渐红火。 

村庄整治工程开工后,基础施工进展到哪里,临时用电线路就架设到哪里,硬是没让当地政府部门和村干部操一点心。

今年7月初,村里新装不久的路灯因保护装置不匹配,烧坏了电能表。黄柏供电所接到报修电话后,张子科、汪福东、张东琦三位师傅带上备件,打着手电赶到了现场后,修复了用电设施,使山村里的明灯重又亮了起来。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深山新村,潜山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