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为民”当先“问民”

作者:王耀刚  2011-09-26

【本网讯】前不久从媒体获悉,南方某县为了提升当地的影响力,建造“山寨悉尼歌剧院”、“山寨中国馆”等标志性建筑,引来众多非议,当地群众和干部各有说辞。结合当前供电企业开展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笔者认为,要想实现供电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为民”之前当先“问民”,这样则会事半功倍,相得益彰。

问需于民 让服务更实

也许,南方某县建造“标志性建筑”的出发点是对的,也是想借此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此类标志性建筑并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所以很难使群众满意。看来,问需于民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只有按照群众的所需所求开展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群众支持。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服务是否符合客户的需求,主动权主要操纵在企业手中。供电企业应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对客户认真负责,首先想到客户需要什么,他们要求的标准如何,只有瞄准目标,细化措施,才能有的放矢、有效服务。

问计于民 让服务更新

“标志性建筑”应给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有专家认为,近年来,一些地方领导看到发达地区干什么,就跟着模仿什么,究竟什么风格的建筑,多少造价的建筑,不经过征求民意,就拍脑袋定板,这样就背离了科学发展的理念。看来,问计于民是干好工作的关键。

对于供电企业来讲,善于沟通,虚心纳谏是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客户关注的问题或事关客户切身利益的决策,各级供电企业要向客户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有效采纳他们的“金点子”。同时,供电企业还要走出去,主动向先进的企业客户学习,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问效于民 让服务更优

现在,一些地方“傍名牌、仿经典”的“山寨建筑”屡屡出现,想的是张扬美名,却收获了不少骂名,有市民认为,政府拿钱建没用的“形象工程”,不如多做对低收入群众有益的事。看来,问效于民是干好工作的标尺。作为供电企业,要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首先要转变思想,转换角色,做到思想上贴近客户,感情上尊重客户,工作上依靠客户,评判上交给客户,效果上惠及客户,用客户关心的事有没有落实、效果好不好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善于自查、自省,客观、深入的查找自身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提出整改方案,并征求客户意见,从而有效化解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各种矛盾,不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为民”当先“问民”

供电企业发展的活力源于客户的广泛、积极参与,各级供电企业应换位思考,科学定位,对待客户要多深入、多学习、多沟通、多交流,做到强服务,促效能,转作风,重执行,唯此,才能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为民,问民,清丰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