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每到这一季节,儿时的我便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到田野中去寻找吃的。
五端端是50厘米左右高、长得象矮杆树一样的植物,叶子为心形,开五角星形小白花,果子为青色,每束5至10粒,成熟后为紫色,有黄豆粒那么大,吃在嘴里甜甜的。每找到一棵,我们都非常高兴,不仅把成熟的吃了,半熟的也吃了,吃得满嘴紫色。由于果子太小太少,每次吃完,都感到意犹未尽。
香端端大多长在玉米和大豆地里,一般只有30厘米高,叶子有毛,开淡黄色花,果子外面包着一层皮,果形呈洋葱头状,又象倒挂的灯笼。初时为青色,成熟后外层的皮呈土黄色,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层皮渐成网络状,里面的果子则变为紫红色,有小玻璃球那么大,去皮后吃在嘴里又香又甜,找到一棵,上面会有几十只果子。
香喇叭,象香瓜一样的滕蔓植物,开小黄花,果子直径和一元硬币差不多大,初为青色,成熟后变成金黄色,不仅甜而且特别香,每次找到后,我们都舍不得吃,带回家放在床头,享受它的香味,最后才吃它。
沙浪果子,是生长在沟边的一种草根,每次我们总是先找比较粗壮的沙浪苗,然后顺着茎往下掏淤泥中的果子。果子其实就是沙浪苗根,大的有姆指大。我们吃沙浪果子就是将果子放在嘴里嚼,吃点甜味,然后吐掉楂子。
除了寻找野果吃外,蚂蚱、草郎婆,豆丹也是我们寻吃的目标。秋天的蚂蚱、草郎婆(比蚂蚱身体长点的虫子)很肥,我们先把它们捉住,用狗尾草穿起来,然后放在火上烧,烧要熟的时候再用草棒子将蚂蚱、草郎婆从尾部往上顶,将里面的再翻出来去掉肠子,再烤,然后再吃,非常香。
找豆丹(吃大豆叶的虫子)则要费事点,要先在收割后的黄豆地高处,寻找浮土,然后用锄头有时干脆用手刨。这时的豆丹躲在小窝里正准备休眠,非常肥,肚里也没有杂物,放在暗火中烧熟后,吃在嘴里特别香。在我们儿时的心中,那简直就是世上最好的美味。
秋野寻吃,虽然过去几十年,但是每到秋天,特别是下乡走在田头沟边看见零散的野果的时候,总会想起往事,心中总会泛起一阵香甜。但是我知道,这些只能是记忆了,因为孩童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标签:秋天,灌南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