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家乡那栋土坯房

作者:叶华兵  2011-10-20

现如今,单元式的楼房似乎是人们最普通的住宅,独门独院的别墅也已不足为奇,就连农村家家也盖起了小洋楼,原来那些土砖土瓦建成的土坯房也快要成古迹了。

不过,在我的家乡我们家却仍然保留了那么一栋建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土坯房,虽然我们兄弟俩不曾把它放在眼里,曾一度劝父亲把它送给两个叔叔当茅屋,或者低价处理给隔壁的乡邻,可是父亲却始终把它当成心中的“宝贝疙瘩”,虽然身居城里的楼房,可他心里总还是老惦记着它,总是隔三差五的回家走走,看看房前屋后的沟渠是否被树木杂物堵住,检查检查屋上的瓦是否漏水,特别是雨水多的季节,更是跑的勤。

这不,前不久他还花了一万多元钱把家乡那栋土坯房翻修了一下:小瓦换成了大黄瓦、客厅打了天花吊顶、墙壁刮了仿瓷,终于了却了父亲多年的心愿。我们兄弟俩曾不止一次问父亲:“你干嘛把那栋破房看作是“金窝”似的,还指望我们将来回去住啊?”,父亲总是带有责备的眼光看着我们说:“那栋房子凝聚了我多少心血和汗水,现在叫我这么随随便便就扔下,我怎么忍心?再说,等到我们老了、叶落归根的时候,你们回去也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只要我们两个老在世一天、还有一点气力,我们就要把那栋房子维护好,至于轮到你们该怎么样,我就管不了了,不过我还是要嘱咐你们一句话:君子不能忘本”。听了父亲的话,我若有所思。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至今共建了两次房,两次都在同一块地基上,两次都用了同一种建筑材料——土砖,第一次全部是用土砖砌成,是纯粹的土坯房,第二次外墙1.2米以下用的是黄砖,其余全部是土砖,算是半土坯房。

记得我们家第一次准备建房时,那时候我才七岁,也就是1977年,那时候刚逢父亲兄弟仨分家,父亲分得了两间不到三十平米低矮的平房,一家四口就蜗居在那里,吃喝拉撒全在里面,里面还要摆放许多农具,还有一个鸡圈,人畜共处一室,清晨的鸡鸣就成了我们家的闹钟。想起那时候的居住环境,我现在还总是心酸。

为了改善一下居住环境,自从分家后,父母心里就有了自己的计划:省吃俭用两年,积攒点钱,盖一栋房子。从此一家人也就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房奴”生涯,那两年是我们家人一生中最苦的两年,虽说比不上红军长征时期,但那时候的艰苦生活却让我永生难忘:窝窝头是主食、整天离不了用一碗米饭加上些白菜再兑上半锅水煮成的泡饭(我现在见了泡饭就恶心的毛病就是那时候落下的),父亲为了怕我们兄弟俩过这样的日子营养不良,就经常把在单位上省吃下来的菜带回来给我们吃,而他就吃咸菜。

经过两年的节约,家里终于攒下了500元的积蓄,在那个年代,500元可是一笔巨款,可这500元还建不了房子,父亲就从亲戚同事那儿借了点。钱算凑的差不多了,但地基的问题还没解决,那时候建房子可没现在这么简单,想在那儿建就在那儿建,反正有自己的田地,那时候田地属于生产队,建房子必须经过生产队的同意。因此父亲就挨家挨户地把生产队村民请到家里商量,由于平时父亲在村民心中还比较有口碑,因此村民们二话没说就纷纷同意了。宅基有着落,钱也差不多,下一步就是挖地基、切土砖、准备树木材料等,一切准备就绪,父亲找了个当地最好的“地仙”(就是专门给人们看风水、算命的先生)择了个吉日。

建房那天,生产队的村民们都来帮忙,搬砖的搬砖,拌泥的拌泥,砌墙的砌墙。天公真还作美,建房那几天一直都晴好,没几天工夫,一栋三间、共60多平米的土木结构瓦房就建好了。那时候的房子也谈不上装修,在土砖建成的墙上粉刷上白色的石灰,客厅的墙上挂上几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伟人的画像,再挂上一座摆钟,房梁下再吊上一盏带罩的煤油灯就已经是最好的装修了。

进屋那天,父亲请了全生产队的人吃喜酒,亲戚邻居都来祝贺,好不热闹,父母脸上始终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我们兄弟俩更是别提有多高兴了,我们终于有自己的空间了,住新房的感觉真好!后来父亲做了一下概算,那次建房共花去了1100元左右。

后来随着条件的改善,父亲又于1984年在原房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房屋也达到了七间,还建了一个大院,好宽敞,好气派。虽说是土房,但那时候住在里面感觉就象住在别墅里一样。

想起父亲那么多年来建房的辛苦,想起我们曾经的蜗居生活,我现在终于理解了父亲,理解了他为什么总是割舍不下家乡那栋土坯房。自从2000年父母搬到城里来住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回去住过那栋土坯房了,现在父亲又把房子进行了装修,我今年过年一定得回去住上几天,重新找找当年住新房的感觉。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土坯房,家乡,太湖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