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作者:潘江平  2011-10-25

比起父亲的下乡,我就要显得幸福多了。背着背包,走在秋日的田间,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身上,路边的野菊花金灿灿的绽放得正酣,田边的小草也泛着成熟的枯黄,随着微风轻轻地向我点头,深嗅一口空气,也全是乡间的泥土清香。这样的天气无疑最适合郊游了,而我,每一次下乡之行都是一次开心的郊游。

张家垄里,在这种天气,总会有许多的妇女聚在场上拣菜,一边拣一边开着玩笑,说到开心了,农村妇女那爽朗开怀的笑声会让整个垄里都漾满笑意,我的到来总会引起热情的关注:

“小潘,又抄表呀?”“是呀。”

“小潘,家里做了糖糕,等回去时带些回呀。”“不用啦,谢谢!”乡里人就是有乡里人的朴实,每次谁家做了什么土产,都会嘱咐我带些回去,跟他们说我们有制度,可是谁也不肯,常常硬塞到我手上。

“小潘,我家厨房的灯泡坏了,能不能帮我修下呀,我都买好了灯泡。”“好咧!”庐山垄里,好多的住户都是男人常年在外打工,只留下妇女小孩和老人在家,因此每次下乡,我都会在工具包里带上常用的修理工具,遇上人家灯泡坏了或简单的线路故障,我都会帮着修理。

“李奶奶,这是您上个月的发票,一共是26元。”“好咧,真是谢谢你呀,我自己去交还真是不方便呢。”随身的包里还放着几户人家的电费发票,虽说现在乡村电费都已经实行了坐收,可垄里的几户老人,出趟门不容易,我知道后,就把这活儿揽了下来,每个月电费票出来了,就替他们交,等下次来抄表的时候就顺便收钱。
即便是在这样的深秋,这样的对话也让人心中暖意融融。

我与父亲的工作历程惊人的相似,然而他却没有我这么幸运。三十年前,父亲刚成为电工的时候就是负责这个片,说起当初,他无限感慨,他说那时收费抄表都是上户,因为大家生活困难,即便每个月只有几块钱电费,也很难交上,因此每到上门收费的时候,多数都是吃闭门羹,有时明明人在家,却会大门紧锁,父亲常常是转了一天,都收不上几户电费。没办法,一次收不上,再来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一个月的电费跑上好多次都收不齐。而且那时窃电情况十分严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窃电现象,因此父亲来抄表的日子总是成为全村人奔走相告的事,电工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就像猫和老鼠,当查到乡亲偷电,他们有的会哭兮兮地恳求父亲不要处罚,有的则态度良好地表示马上改正,父亲也不忍心处罚,毕竟那个年头,大家都不容易。然而是父亲转身一走,立刻又会恢复原样。

“都是因为那时大家太穷了,换了现在,也不需要窃电了,收入高了,电也便宜了,谁也不在乎交那几个电费。你们呀,可是赶上了时候了呢。”

我确实是赶上了好时候,特别是今年十月,公司又举行了党员服务队授旗仪式,我光荣地成为了公司“金徽章”服务队中的一员,从此,我们全体党员服务队亮出身份、公开承诺、展树形象,为公司的品牌形象当起了电力先锋,为此,我感觉特别自豪。

我喜欢大家称我们为“电朋友”,因为只有真心实意地将广大用电客户当成朋友,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才有可能将服务做到最优质,速度来得更高效,内容想得更周全。我乐意于为这些朴实的用户打交道,其实用户对我们的要求真的很简单,想法贴近一些,心就会更暖一些。我想,谢谢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给我这么好一个岗位机会,让我有机会有能力为我们这些可亲可敬的用户服好务。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乡间小路,星子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