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瞬即逝,先是一小时,尔后是一天;死神就在你身边。”就当它是浮华吧,如果你不在意,时间就没有任何意义。——题 记
关于过去
“个体在心理上‘认为’过去发生过怎样的事情,要比‘确实’发生过怎样的事情更容易影响人们现在的想法、感觉和行为;改变思考过去的方式,改变未来。”
社会学家说,人一共有三种出身:一种是地域出身,一种是家庭出身,还有一种是学历出身。前两种出身我们无法选择、无法更改;可是第三种出身,却可以由我们自己把握。
溯源“现在”,其实就是我们的各种出身的总和,对于那些已然是事实的“出身”,与其放之任之,不如采取更加积极负责的态度去重塑它们造成的影响,因为态度比事件本身更为重要;对于还可以改良的“出身”,你则是那个唯一的责任人——如果掌握未来的不是你,还有谁?如果反思过去不是现在,那是何时?
关于现在
“每个人都生存在‘现在’这个时间里,而生命其他部分,不是已经过去就是尚未到来。”
常常,人们习惯于沉浸在对过去生活的缅怀或者懊悔里;常常,人们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对未来生活不切实际的幻想里——似乎,缅怀、就能回到静好的过去;似乎,懊悔、就能改变糟糕的现在;似乎,幻想、就能达成完美的未来。
实际上,当人们选择自己行为的时候,也就选择了结果:沉浸在过去的人裹足不前,于是不进则退,终于被滚滚向前的时代的车轮抛弃;寄望未来的人忘却此刻当下,于是浮生若梦,所有经历通通可以归结为“错过”。而我们最应该珍视的,是当下的力量,唯有如此,才能延续过去正确的轨迹、让梦想照进现实。
关于未来
“变化是生活的法则,只盯着眼前或者过去的人注定失去未来。”
未来导向的人更易获得成功,因为他们做事情更有规划,生活方式更加健康,更倾向于对可能出现的后果预先整理出对策和应对思路;相对眼前的利益,他们更着重于对长远收益的开发。这与珍视当下的力量是并行不悖的——因为更有规划,所以有条不紊、不拖不欠;因为生活健康,所以善用时间、合理休整;因为高瞻远瞩,所以立足现在、运筹帷幄。所谓未来,其实就是此刻当下;预先勾勒出那张理想的蓝图,才更能够脚踏实地、心无旁骛地走好每一步现在。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你如何跳脚或是哀伤都于事无补;现在正在发生,你的时间用在哪里其实都可以看到;未来无须追赶,该来的总会来。一如津巴多所说,他当然赞同过去与未来都很美好,但是,他也乐于相信奋斗的过程会同样精彩纷呈、无可取代。
标签:时间,导向,武隆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