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农村电网改造实践与探索

作者:贺梅生  2011-12-06

农村电网改造涉及千万户农家,作为电力供应的基层单位,这几年,我们宁乡巷子口供电所积极主动为所在地农民服务,在农网改造进程中不断实践,初步探索出了两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农网改造必须是政府主导、地方参与、电力把关

由于国家第一、二期农网改造运作方式不同,结果是矛盾重重。一期均由村支委进行,因业务不熟、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物资流失严重,甚至少数项目没落到实处。二期又全部交给电力部门运作,在实际中又发生很多问题,如个别村支委认为这是国家项目,发生涉农纠纷都是电力部门自己的事,结果凡是要进行协调的事项,电力部门都必须抽取资金请其出面,否则办不成事;如不少农民都希望四线线路架到家门口,不能满足要求就想方设法阻工。此外,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南方在高压线路的投入方面欠于北方,有时要安装一台配变设备还要架设很远的线路才可以解决问题,因此,农电网改造的设计与规划,在科学性、合理性及实用性方面更显重要。

我所的做法是,以政府为主导、全员参与、电力部门业务参与并完善。首先,根据地方村支委与地方政府需求,上报审批、启动项目,电力部门按照地方的合理需求,分轻重缓急予以安排,做到有效缓解需求矛盾。其次,地方民众参与到农网的架设安装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推进作用,因为大家都知道项目是想办法争取过来的,会倍加珍惜,便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支持与关心。其三,电力部门通过严把业务技术要素关,有效保障了项目的合理与实用,真正实惠于民。

农网改造必须拥有一支专业稳定的农网队伍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农网都是采取以包代管方式承包给有一定架设与安装能力的人员进行。事实上,这种运作模式存在很大的风险与隐患,如承包者有时为利益而盲目地追求工程量而忽视安全,如承包人员在专业生产技术上有所缺乏,导致群伤群亡的例子时有发生,又如抬电杆,这是一项必须配合默契的工作,如果有一个人的思想没有跟上,那可导致出现很严重的问题等。

我所的做法是,组建一支专业稳定的农网队伍。其一,由我所选派有生产经验与技术资质的人员担任工作负责人,外聘技术施工队必须在工作负责人带领下正确地开展工作;一支队伍保证至少有一个工作负责人到位,全过程按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规范与要求进行项目监督;外聘施工队人员都以记点工日进行管理,坚决废弃承包定额制。

来源:当代商报

标签:农村电网,改造,实践探索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