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莫把“下基层”变成“吓基层”

作者:李友柱  2012-01-09

【本网讯】每逢岁末年初,许多企业领导干部纷纷到基层部门单位检查指导工作。领导干部下基层原本是件好的事情,也是基层干部职工所盼望的,都希望上级领导干部下基层能够解决些实际问题。但是在现实当中,却有少许领导干部下基层非但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不少麻烦,结果把“下基层”变成了“吓基层”。

领导干部下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是我党一贯坚持和倡导的优良作风。然而,有少许领导干部一旦下基层,便马上摆起了官架子,耍起了官腔,小车接送,前呼后拥,还动辄发脾气,弄得基层人员里外忙碌不说,心里还忐忑不安,生怕挨批评。于是,一些基层干部为了讨好上级领导,只好笑脸相迎,弄虚作假。只要领导来自然是报喜不报忧,形势一片大好,使得下基层的领导干部既掌握和了解不到基层的真实情况,同时又不能为基层部门单位解决实际问题,而基层人员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陪着他们,吃上一顿饭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甚至还要为下基层的领导干部在临走时,备上些大包小包的土特产品。其实,对于这样的领导干部下基层的做法,不仅基层干部埋怨,群众反感,也把下基层变成了“吓基层”。

笔者认为,领导干部下基层,目的是要扑下身子沉到群众中去,真实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真正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在任西藏阿里地委书记期间,利用短短的时间居然跑遍了全区7个县、108个乡,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堪称领导干部下基层的楷模。如果领导干部把下基层变成了“吓基层”,那么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领导干部下基层就是要讲究实效,帮助基层部门单位解决实际当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多指导、多帮忙、少添乱;多干实事、少批评,放下架子,不耍官腔。这样的领导干部下基层也才会受到基层人员的欢迎和爱戴。否则,最好还是别下基层。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下基层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