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得在我刚上班的时候,分配到公司所属的电力安装公司。作为一名青工,每当施工休息闲聊时,最爱听师傅们讨论比拼外线施工的行家里手。当时我的父亲主抓公司外线施工工作,他高超的外线实践操作技术和扎实的现场指挥能力,不论是和他年龄相当的还是手下的青工们提起外线技术,都对他竖起大拇指。当时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心里暗下决心,一定向父亲学习。
父亲年轻的时候因为家庭条件限制,文化程度不高。参加工作后,父亲特别喜欢学习。记得小时候,我家住在农村,经常限电,家里床头桌子上经常放着一盏熏得发黑的煤油灯和几本《电力安全规程》、《高低压线路验收细则》等书籍,到现在我还清晰的记得我小时候看到父亲学习到深夜的情形,当时他读读背背,那种投入简直像个小学生,我都被他的声音惊醒过好多次。那几本小册子几乎每页的数字和关键词及语句都被圈点,都有标注,页片也被翻薄了,页角也好多都烂掉了。
在临上班的前天晚上,我的安全第一课就是父亲给我上的,他从抽屉里拿出了几本崭新的电力安规及施工验收技术方面的书籍交给我,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比我有文化,学起来比我快,这本安全规程都是前辈电力工作人员的经验总结,有的甚至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玩电如玩虎,学会了这些就学会了擒虎的本领,书本就是老师,好好学吧!”
以后上班了,父亲不但是我的亲属,还是我的领导,更是鞭策我努力工作,学习技能,不断进步的老师。他一方面督促我学习安全理论技术知识,一方面在下班以后教授我实际操作技术。每个安全规程中的数据,都有他详细的讲解;每个导线如何正确绑扎,都有他巡线时遇到并处理过的故障;每个拉线如何制作,都有他独到娴熟掌握的要领及必备的技术要求……..记得那年在漯河至万金的35千伏高压线路的施工中,我登杆作业,在15米砼杆上悬挂高压X-4.5旋瓶串。当时我在高压横担上悬挂一个定滑轮,高压旋瓶串由杆下作业的队友经绳索绑扎后,再拉动滑轮传递到上面。当时我挂好旋瓶串后,在解开绑扎的绳扣儿时,由于他绑扎方法不好,受物件重力的作用,我在上面忙活了10多分钟,累得满头大汗也没把绳扣儿解开。适逢父亲安检巡视到我们这里,他看到这种情形,让我放下那个还未解开的旋瓶串,然后他采取了一个全新的绳扣儿绑扎法,再次拉动绳索将旋瓶串准确传递到达悬挂部位,我挂好旋瓶串后刚要解绳扣儿,杆下的父亲说:“你别解了,我在杆下就能解开绳扣儿。”只见父亲象变戏法一样将两个绳索有序分开一拉,上面绑扎的绳扣儿自然脱开了。杆下的那个同志高兴的说,“今个又跟王师傅学一招儿。”为此在以后公司的安全学习会上,父亲总会强调作为一名合格的外线工要正确掌握不同的绳扣儿绑扎方法,也是保障外线施工以及起重设备等安全作业的必要条件,每次他都耐心当场演示,传授给大家好多绳扣儿的绑扎方法和钢丝绳的插接方法,并严肃认真检查每个同志的学习掌握情况。
不论是在烈日下,风雪中,还是在灯影中,岁月的锋刀无情的雕刻了他,额头的年轮纹路更加地清晰,随着年龄的增加,父亲在外线施工中对安全管理日益为重,神经总是绷得紧紧的,每次施工前,他总是开个班组会,关键点交代布置业务经验丰富的专人专项专职管理;施工结束后,召开班后会总结一天工作的得失以及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晚上睡梦时连呓语中也不缺少不了施工的场景,大锤,钎子,那边的绳索拉紧,有时还能叫出几个同志们的名字。
伴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父亲也到了退休的年龄,而今父亲享受着天伦之乐。我也先后经历了外线工、安全员、装表接电工、大客户抄表员不同岗位的历练,但是不管在哪个岗位工作,我始终牢记父亲的谆谆教导,学习技术,提高本领,牢记安全,敬业奉献,以实际行动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标签:父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