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某卫视上看了一档关于拐卖儿童的专题节目,深受触动,然,因当日所思所想千头万绪,迟迟不知该当如何付诸纸笔,于是直延拖至今日才得以成文。
那档节目讨论的主题是,被拐卖儿童在“购买”他们的家庭里长大成人、并且寻亲成功之后,其非法的养父母是否享有被赡养的权利。嘉宾席上坐着完全对立的两个家庭:一个是孩子的“买方家庭”,座上客们表情委顿、神色委屈,面上始终表现出一种遭遇剧烈震荡时的失措和恍惚,似乎仍旧无法置信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居然毫不顾念旧日亲情,就这样“潇洒地”回家去了;一个是孩子真正的家,席间宾们则坦然得多,他们眉宇间有种失而复得的极致的喜悦,令他们原本有些早衰的面庞重新焕发出光彩,他们的言谈里又有种无法被掠夺的自信——这是我的孩子,哪怕你从我身边夺走了二十年,这也仍旧是我的孩子。
节目里,在场的观众分成两派,对“是否应该赡养养父母”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一派认为养育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派则认为非法的养父母不能享受合法的权利。但是,这两派观点最终也没能说服彼此、达成共识。
诚然,画面中的养父母已届老年,面容衰颓、头发斑白——他们和全天下的父亲母亲一样,对孩子有着最慈祥的表情、付出过最真挚的爱,可是这并不能掩盖他们犯下的罪恶。那个已经长大成人的被拐儿童当时紧贴亲生父亲坐着,他父亲在多年遍寻他不得的苦难历程里,狼狈度过了半生时光、落下一身的病痛和残疾;而他母亲则由于不能接受他被拐的现实,在多年前已经病逝——原本一对前途大好的青年夫妻,就这样荒唐地被剥夺了正常生活的权利;而原本一个这样和美的家庭,就这样分崩离析、家破人亡。甚至,那个被拐卖的孩子,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里,从未过过一次生日、因为根本无人知晓他的生日;也从未有人叫对过他的名字、因为他的养父母野蛮粗暴地夺去了他真实的名字。
是的,所有被拐儿童的买家都想有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初衷美好一如天使,可是当他们真正把魔爪伸向其他无辜的家庭时,他们被魔鬼附身、并将永不被原谅——毕竟他们这一爪,残忍无情地挠碎了孩子亲生父母的心、不带怜悯地破灭了一个家庭幸福的全部可能性。
节目的最后,一位法律专家对这样的困局做出了权威的解释:由于买卖儿童属于违法行为,所以这些所谓的养父母根本不享有被赡养的权利。至于他们的养子是否选择为他们养老送终,纯属个人选择,法律不会采取任何形式的干涉。
动物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总是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这句话对人口贩卖这样一个毫无人性的“市场行为”而言,也是同样:如果不存在孩子的“买方市场”,便不再会发生拐卖儿童的罪恶。我们将在未来的每一天里都怀着这样美好的愿望,守候在被拐的孩子们回家的路口,点一盏长明灯,等他们回家。
标签:武隆县供电,回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