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洗手下厨房

作者:刘国珍  2012-08-30

【本网讯】长期在外工作生活,吃多了“地沟油”,见惯了“黑心米”,肠胃有些不堪重负,常常怀念家中的饭菜,偶尔也会跑到好友家中,洗手下厨做上几道家常小菜,犒劳一下自己的肠胃,顺就打发一下闲暇时光,其间体会到那种家的幸福感觉可以洋溢很久很久。

上周与好友相约,周六趁着她父母不在家,自己下厨捯饬饭菜,谈谈工作、聊聊心情,想来便激动不已,两人还根据各自的口味提前敲定了菜单,那一刻,打算大显身手的几道菜早已熟稔于心。周六睡到自然醒后,拉上新来的室友,走进嘈杂的菜市场,将菜单原料全部收罗在手:大小合适的野生鲫鱼、色泽均匀的西红柿、鲜嫩欲滴的小青菜,再加上香菇、香菜、青椒、红椒等配菜,顺便还让卖菜的阿姨附送了两根小白葱,一一搞定后回到了根据地。

厨房里,三人默契的忙开了,择菜、洗菜、切菜,轮番有序,而蔬菜叶在水盆里飘舞的样子也如同风笛声般悠然自得。泥垢洗尽,小心捞起,鲜绿的青菜和鲜红的西红柿挂满了水珠,真有点舍不得抖落,盆内的蔬菜红红绿甚是惹人喜爱。

好友说自己曾经两条黄瓜切了一个小时,这让我顿时傻了眼,估摸着,按照她的速度,这原本的午饭应该要该当宵夜了,不过正印了那句老话“慢工出细活”,他将家里储备的排骨、莲藕都拿了出来来,甜嫩的莲藕,在她的手下,一个个滑落而下,薄而透、大小均匀,看来将来也是个下厨的好苗子。想着,在这嫩白的莲藕上再搭上一点火红翠绿的辣椒丁,一同下锅快速翻炒,最后滴上两滴香醋,在暑气尚未消退的初秋摆上餐桌,谁说这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呢?

都说会吃的人,大抵上会做上几个拿手菜,我虽不是地道的吃货,但也喜欢看一些美食类的节目和书籍,加上利用各种机会实践,自然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目前仍住在宿舍的我,并没有厨房条件,唯一能够变出美味的就是一个紫砂锅,清凉解暑的绿豆汤、滋补的红枣银耳莲子汤甚至还卤猪蹄,等到可以大快朵颐的时候,第一件事却是改签名、发微薄,同事也为我冠上了好几个雅号“二十四小时在线小姐”、“微薄控”之类的,想想很开心很幸福。

向来口味重的我,偏爱酱香浓郁的饭菜,红烧鲫鱼、糖醋排骨这类是我的最爱。以前看妈妈做鱼时,总会在鱼身上打上十字花刀,她说这样容易入味,鱼肉会更加鲜美,照着她教的模样,我顺利的为鱼开完了几刀,待到锅中微热,用姜片擦拭一遍,避免鱼粘锅底,破坏了看相,等到蒜、姜爆出香味,随着鱼滑落锅中时,鱼和油相互碰撞嗤啦的声音,我感受到厨房里的快乐。随后,入糖、醋、生抽、胡椒粉加水等先是大火猛煮之后,进而转文火,满满的炖上半个小时,等到鱼肉入味、汤汁变粘稠,将鱼装盘,且要鱼身相对,这样看起来更有美感,再将切好的青椒、红椒、香菜在汤汁里略焯一下,保持色泽的艳丽,直接淋到鱼身上,一盘红烧鲫鱼就这样诞生了。 

随着洒上香葱的西红柿蛋汤的出锅,姐妹们已经收拾好了餐桌,摆上了我们营养丰富的饭菜:酱香赤红的红烧鱼、汁浓味美的糖醋排骨、翠绿的青菜、脆嫩的莲藕,还有红黄相间的西红柿鸡蛋汤,那种满足感并不亚于文字被发表。

看着满桌饭菜难免眼馋,但大家还是忍住了,好友的微薄控毛病也出来了,“先拍照再吃”,大伙相视一笑。

在我看来,那生活的滋味其实也如下厨做菜,味道如何看自己用怎样的心境和态度去烹调……

标签:安徽宁国,洗手,厨房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