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看着街上那些流光溢彩的灯光时,我便会想起巴金老先生笔下描写的“爱尔克的灯光”,那优美的句子让人如痴如醉,仿佛为夜行人指点迷津而点燃的那束不灭的灯光。而我写的灯光,是我心中的灯光,是那份美好的回忆,也是一种温馨……
在我孩提时代,母亲给我讲过“凿壁借光” 、“三更灯光五更鸡”的故事,我也做个好多灯的梦,做个好多灯下求知的梦。那时,全国大部分的农村家庭都没有通电,每到晚间,每家每户都靠着点油灯照明,而我家当然也和其他人家一样,用一个小墨水瓶做煤油灯照明,既简陋寒碜,而且光线又昏暗。终于有一天,母亲从街上买回来一盏带透明罩的高脚煤油灯,一家人围着、看着,不停地发出“啧啧”声,真是欢喜极了,我更是喜出望外。
谁知乐极生悲,由于我高兴地左摸摸、右看看,一不小心将玻璃灯罩打碎了,母亲顿时大发雷霆,我一声不吭地低着头,居然没有哭泣。其实,母亲买高脚灯是帮助我学习用的,她见我天天晚上坐在光线不好的煤油灯下看书、写字,甚至有几次被煤油灯的火苗烧着了头发,很是心疼。母亲才咬咬牙从集市上买来了高脚灯。
记得在打破灯罩的那天晚上,我晚饭没有吃,就悄悄地钻进被窝睡觉了。可是,我辗转不眠,心情甚是不快。母亲抚摸着我的头,心疼地说:“儿子,我们家日子过的这么艰难,又没有什么收入,买这灯容易吗?!”不久我睡着了。我突然惊醒,嘴里喊着:“电灯,电灯。”原来我做了个梦,梦见家里装上了电灯,我高兴地去拉开关,忽然发现电灯不见了……
通电的日子终于盼来了。一九八三年的初秋,经过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在供电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村家家户户都通上了电,过上了“电灯不用油,磨面不用牛”的电气化生活。从那以后,我家天天晚上是灯光通明,也就是在这明晃晃的灯光下,使我较好地完成了初、高中的全部学业。如今,我天天在灯光下撰稿、看书……到了晚上,每家每户的灯光也都五颜六色,小小台灯清晰明亮,尤其是新婚夫妇洞房里的壁灯更是绚丽多彩。
如今,我虽已离家在外工作多年,但乡间小屋那盏陪伴我不少时日的煤油灯,却始终在我的心头燃烧。在我的心里,它将永远照耀着我前进的道路。
标签:灯光,盱眙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