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南江文化人

作者:罗迦玮  2012-09-10

到电力系统工作的时间屈指可算,才六年的时间,工龄的短暂并不影响我对企业的认同,一种人生和事业的归属感,让人在努力的同时心里安然了许多、欣慰了许多。

兴义市电力系统的老根子其实就是原来名声显赫的南江集团。我对南江集团的认识还缘于老友远康在南江集团工作,他时任工会主席兼南江文联主席,南江集团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当年在社会上极富盛名,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非同凡响,企业也聚集了一批在当地颇为知名的文艺骨干。

正是通过远康的牵线搭桥,我认识了他们中的佼佼者:只有初中文化却自学成才的书画家贾崇麟,个儿瘦高,神色严肃,头发稀疏而自然弯曲,一眼看去就是一个颇有造诣的文人。与之接触,就会感受到他的率真和坦诚,几杯小酒下去后,他引经据典的谈吐,让人由衷佩服他惊人的记忆力,也不时为他玩笑中的童趣一下子乐开了心怀。在贵大叽哩呱啦学日语的陈朗呢,则是个热衷写诗的执著者,他的爱人就是因为其朦胧而耐人咀嚼的爱情诗才芳心于他,缘于情有所归的缘故,大学毕业后,他就离开家乡,随爱人来到了兴义。他收获了由其爱人作序的第一本诗集和一个幸福的家庭,自然成了当地文坛上的一段佳话。还有一心挖掘布依天籁之音——“八音坐唱”的韦利熙,当时就被人们夸为连鞋垫都可当木叶吹的神奇人物,也曾担任南江军乐队的队长,把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的鼓音敲响了兴义城的上空。可惜他戴着全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的至高荣誉,已经英年早逝,成了大家心中的痛楚和遗憾!

或许文化人都共同拥有一个直抒胸意的生活习性,八小时之外的以酒会友,成了大家认识和交流不可缺少的平台。未成为其中一员之前,我几乎都与他们喝过酒,当时擅于划拳的远康还号称“南江拳王”,每有作品见报、出版或获奖,他们都要互相邀约聚上一餐的。缘于对文学的共同爱好,我也忝居其中一员,应证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交往之道。在一些人的眼里,“文化”似乎是高深莫测的,“文化人”亦成了清高、矜持以致难交的群体。其实不然,一旦你融入其中,率性、坦诚、无所顾忌的氛围,会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乐趣,一句富有哲理的调侃,也会让你得到些许的轻松或解脱。“文化”其实不神秘,相同的礼仪、习俗乃至爱好、理想,在一个群体中都可以成为其文化的内涵,这与真实的生活密不可分,只不过多了点思考和精神的元素,让人在饱食了五谷杂粮之后,有了一点思想和感情上的寄托和追求而已。

要说“南江人”造就了“南江文化”,更应说“南江文化”造就了“南江人”。当年南江集团的领导层极富成略的眼光和魄力,广揽各类人才,勇于团结拚搏,硬是把一个小小的供电所拓展成集团公司,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不可缺少的软实力,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干劲,展现了蓝图,培养了人才。南江文联的应运而生,成了一种企业文化喜结硕果的象征,人才济济的“南江”也成了一张显赫的社会品牌, “全国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称号也纷纷戴在了南江集团的头上。企业文化气氛的浓郁不仅助推了企业的发展,也催生了员工的文艺创作成果。

勤于业余写作的远康一口气接连出版了几本集子,其《人生断章》、《流彩星河》等文辑真实地记录了自已和企业的变迁发展历程,许多章节至今令人难忘。孙淑静的《痕道记香》、陈朗的《冬日信札》、雷定山的《守住寂寞》等个人文学作品专著也成为南江企业文化喜结的成果,分别获得全省“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一、二、三等奖。陆续加入省级以上各类文学艺术协会的就多达8人。这在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少见而值得骄傲的一种文化现象!与远康同属中国水利作协会员的张耀鸿,曾是某央企新闻中心主任兼电视台主编,摄影制作、采访报道堪称行家里手,调入南江集团宣传科后,常骑着单车送稿、投稿,把愉悦的心情化作铃声的清脆,迅即融入了南江浓郁的文化氛围。受此氛围的影响,我也接连出版了两本个人文学作品集,已有诗歌和散文作品获得了国家级刊物的登载。

南江文联的会员广布于企业的各个生产部门,并非专业的作家、艺术家。文艺创作仅是业余的,主要的工作还是生产和经营。也恰是这种业余,让他们都能扎根于生产一线,较好地体验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创作诉求,创作的作品都非“空穴来风”或“道听途说”,而是源自于真实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取得的成绩和影响自然令人刮目相看。就拿杨远康、贾祟麟来说吧,他们都非水电专业学历,却都深入一线当过水电站建设的指挥长和负责人,从不懂业务到不耻下问,从不耻下问到亲身体验,直到今天一提及水电站建设的各项参数还能口若悬河,这其中的历炼就是知识的积累和认知的提高,促进了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为创作积淀了丰富的题材。远康修水电站多年,完成了从文科到理科的转身,一辑科普诗集《弧光》的出版问世便是其见证,从中可看到水电开发的历史岁月。

至今仍值得杨远康、贾祟麟津津乐道的往事,即是1995年,南江集团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小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成果展,一举夺得最佳设计奖、最佳组织奖,是仅有的两个获奖单位之一。展厅、版面的布局设计和制作都是他们一手亲力亲为,只花了16万元就赢得了殊荣,比起另一个获奖的单位花了50多万元节省了许多。尤为骄傲的是,南江集团送展的电力提灌站模型还被送至国际小水电中心收藏陈列,载入了史册!文化人的理念和实践在此体现出了价值和效益,自然引以为自豪。

2002年南江集团按国家政策改制后,经久多年形成的企业文化之根并没有断裂。发电与供电好比两条铁轨,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有力支撑。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借助于经理层领导的科学决策和广大职工齐心合力的努力,供售电量和小水电发电量都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提炼总结、规范开展的新时期。平时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的文艺骨干,一旦有了活动和演出的任务,便可迅速组织起来,编剧本的有杨远康,配音乐的有周柏见,搞舞美的有苟仕晴……不是专业却酷似专业的文艺队伍,常把一台晚会搞得精彩纷呈,掌声不断!

回首往事,弹指一瞬间。任凭时代的发展巨变,文化都不失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企业文化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亦如此。企业文化传承着企业的价值观念和奋斗精神。为企业发展而辛勤工作着的每一个员工,都可以称之为企业的文化人。技术的创新,管理的提升,观念的与时俱进,敬岗爱业的奉献精神,都为企业的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当年城南变电站的站长韦延宏,不仅是业务技术骨干,也是举办文艺演出时年轻帅气的节目主持人,如今已成了企业的领头人。我们深信企业优秀文化的传承,必将培养更多的传递者和文化人,为推动企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兴义市电力,南江,文化人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