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要好好听话,自己睡觉,我正忙呢?等填完资料就陪你睡。乖,听话,我爱你!”四岁的女儿很喜欢模仿大人说话,这不,此时她正把布娃娃放在床上,给她盖被子,让她睡觉呢。
“娃,告诉婆婆,妈妈又批评你了吗?”母亲疼爱地看着女儿,然后轻声问到,我在心中说:“哈哈,啥意思?还不是怕我虐待你外孙女?”但口中却说:“宝,告诉婆婆,妈妈在所里是啥样子?”
满以为女儿会说我给她买牛奶、买口香糖,不料孩子低着头看都没看我一眼,随口就说:“忙,忙着写资料,写的手都麻了!”然后又用不屑的口气说:“一点都不坚强,人家做作业都不怕累!”“看,下回可别在娃面前说这话,影响不好!”母亲嗔怪道。“不是,我妈妈很棒,她老是收电费收到黑了,有人来她就收,人家都下班了。”女儿忙为我辩护到。
“婆婆,我爸爸上电杆是这样!”女儿头戴一帽子,眼上戴着她那二元钱买的太阳镜,拿着表妹的学步带系在腰上,“不行,要穿工作服!”“好,好,你现在穿的就算工作服。”“不行,要穿脊梁上带字的!”女儿嘟哝着有些不情愿。只见她绕着香椿树一圈,看看,用手摸摸,又装着挂脚扣、系安全带,然后扶着树开始“登杆”,“娃,别上了!”母亲不放心地说道,“国强,你监护,别说话!对了,王德德,下次注意你帽系没系,不安全!唉,下次可别让我再罗嗦了。”不用问,这是张安监的腔调。
“耶!”女儿高声叫道,伸出两个手指摆了个大大的“V”字,然后回头问我:“看,像不像我小胡叔叔?”“像,真像!”“妈妈,你知道吗?那天我小胡叔叔带我上街,他给那个爷爷买了包子,还有两电灯,还说不让我跟你们说,说那个爷爷没人管,可怜!”早就听说小胡一直在关照着他台区里的一位孤寡老人,但今天从孩子口中说出,却让我平添了更多的感动。要知道,在我们眼中,小胡还是个孩子,常常地不想带阿宝了,我会找她去找小胡叔叔,但就是这个别人眼中的大孩子却做着大人都未必能做的事情。
“孙燕!”“到!”“王德德!”“到!”“陈俊顶!”“到!”----这是电业老兵陈宗会,“婆婆,你知道吗?我伯伯可干净了,他总是把地拖得可干净可干净了!”女儿用佩服的口吻告诉母亲,这个老兵,在基层干了二十多年,众多荣誉集于一身,却不骄不躁,从不摆老资格,不搞花架子,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他是年轻同志的师傅,是所长的得力干将,更是白牛所的标杆,是榜样。
女儿学着高个子的果子叔叔讲故事,俊顶叔叔抄表收费,文鹏叔叔烧的好喝的鱼汤……最后她以这样的形式结尾:“孙燕完善好资料,张恒清、赵满去局里拉料,王德德你带你们班下台区砍树,陈宗会带你们班换箱,邵师傅,你多熬点绿豆汤,天热,让同志们多喝点!”
“哈哈,她竟模仿着所长的口气安排工作,有职工的,也有邵师傅的,看来,还像回事呢!”父亲乐哈哈地说到,同时又说:“唉,年轻时上班多好,集体生活过不够呀!”看来,孩子的模仿又触动了父亲,这个老电业人心中依旧还在牵挂着他曾为之付出青春的电力事业。
标签:农电邓,州,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