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别让老人心“着凉”

作者:梁彩仙  2012-10-29

邻居老大娘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广洲打工,一个在郑州经商,收入颇丰。两个儿子都给了老人足够花的钱,让老人吃喝不愁,只是因为工作忙很少回家。前几天,老人得了重感冒,两儿子回家探望,临走时再三叮嘱老人要小心着凉,不料老人却出乎意料地回答:“身子不着凉有啥用?我的心已经‘着凉’了!”

初听此言,笔者深思良久。老人需要的是心情好,而不仅仅是吃好住好。在吃不饱的时候,饿着肚子把吃的给父母,是孝;在父母寂寞的时候,陪父母说说话,也是孝;在父母年迈的时候,搀扶着父母出去走走,替父母完成未了的心愿,更是孝。孝的本质本没有统一的标准,能让父母开心,就是最大的孝。

怎样才能使老人的心不“着凉”而快乐常在呢?笔者认为,做儿女的应该做到以下“三常”:

常回家陪老人聊聊天。一项调查表明,老年人最羡慕的、在一起经常“攀比”的,不是同龄人住得有多好、有多少积蓄,更不是同龄人的孩子挣没挣大钱,而是孩子多长时间来看望自己一次。作为儿女,千万别相信老人说的“你要忙就别来了。”“我这里都好,不要你惦记。”因为这些话的真实意思往往是反的。老人的本意是“常回来看看我吧。孩子,我想你。”常回家看看,陪着老人聊聊天,可以避免老人产生孤独、自尊感不强和老而无用的感觉,儿孙绕膝,欢声笑语,才是老人的最大快乐。

常带老人亲近大自然。英格兰埃塞克斯大学的研究者曾进行过一项研究,他们将受访者分成两组,一组在林荫道上走,一组一直待在室内。结果显示,前者中有90%的人觉得信心大增,而压力缓解;后者中只有22%的人觉得压力减轻,50%的人感觉压力更大。实践证明,常带老人走进大自然,接触阳光,呼吸新鲜空气,就可以唤起老人体内新陈代谢功能,犹如给老人注入了天然的减压“兴奋剂”。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快乐就蕴含在大自然的恩赐中。

常鼓励老人参加社会活动。要鼓励老人根据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把生活内容安排得充实些。如练书法、学绘画、种花草、养禽鸟、读书报、看影视剧等,既可舒展心灵,又能学习新知识,使生活更有意义;要让老人多做运动,快走、登山、游泳、跳舞,在大自然中,在优美的音乐陪伴下,融心情于情境中,自然会感觉到心宽气顺;要帮助老人多交朋友,经常和好友聊天谈心,交流思想感情,在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取长补短,汲取生活营养,使自己心情舒畅、生活愉快。

无须讳言,对于老人来说,未来属于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惟有心情永远属于自己。在这不多的未来生活中,做儿女的一定要记住,让老人心底的“风景”永远开阔明朗。心中有这翠绿的“风景”,自然会快乐常在,健康长寿。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老人,着凉,郸城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