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朋友告诉我,他现在很少上网、打牌了,每天坚持背英语单词。我非常疑惑,都30岁了,在有老师管教的学生时代,都不肯下功夫的人,现在居然自觉的学习起来了。细细探问方知,他最近准备考研,我豁然开朗,一个人只要有了目标,就会有动力,就能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化的发达,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对读书的兴趣渐渐减弱。明知“开卷有益”,但为何都不读书?
上班族说,工作太累,抽不出时间;家长说,照顾孩子都忙不过来;退休的老人说,有时间就遛遛弯、看看电视、带带孙辈;中小学生说,作业多负担重,还要上辅导班、做习题,没时间看课外读物;大学生说,网上看不就行了,捧着书看这种事情早就out了……
诚然,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让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难以选择“清茶一杯、好书一本”陪伴自己。再加上手机报、网络新闻等数字化快餐式阅读方式的侵袭,社会上“有用”、“有趣”的书大行其道,而名著等好书却越来越难登上阅读排行榜。快捷的阅读方式、海量的信息,是难以让人沉淀下来思考的。那些“流行的快餐”能够很快满足信息需求,却不能让人感受到细嚼慢咽“经典佳肴”时那种充满了营养和魅力的味道。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可见,读书是一种“养心”的过程,书籍丰富了我们的心灵,扩大了感知范围,提升了境界;我们只有通过读书,才能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才能感知历史的脉动,展望未来的发展。
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让淡淡的书香平复自己心灵的浮躁,沉静心情、品味经典,用心感受读书的魅力,生活必将变得更加充实和精彩。
标签:读书,习惯,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