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腊八节。就想起母亲的一碗腊八粥。它虽然早以沉淀在我心灵的深处,但却像渐行渐近周而复始的年味,一直温暖着我,热乎乎、甜丝丝,久久不能忘怀。
小孩小孩你甭馋,过了腊八把年盼。平时舍不得穿,舍不得花,从迈过腊八门槛这天起,有心想事成年的召唤,人们好像所有的愁苦,所有的不快会随着年的到来而烟消云散,一个个信心百倍,不约而同有计划地置办年货,准备过年。而腊八粥仿佛是全民总动员的号角——喝完腊八粥,预示着年的脚步会越来越近。
在过去并不富裕的生活里,传承祖宗的许多习俗,才使日子不至于过于单调乏味,才使心灵有所期盼与向往。对于腊八节,母亲格外重视。腊八节的头天晚上,一粒粒被母亲操持家务的手细细挑选、淘洗准备好的江豆、红豆、黄豆、大枣、花生、核桃、大米等食物淘净放在水里浸泡,以备第二天早上熬粥。腊八早晨,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早早起床开始熬粥了。
经过整整一夜的浸泡,那些食物放到锅里是很容易煮烂的。熬得一锅好粥,需要耐心的,从选料到火候,从熬前的浸泡,到熬时的搅拌。记忆中,掀开锅盖,醉人的香味扑鼻而来,伴着厨房里的烟味,升腾着,弥漫着,飘满了厨房。馋得吃急食的我和大哥在厨房里转悠一圈又圈。但总能在母亲“别着急,粥得慢慢熬”的温和话语中得到安抚。急切地站在母亲身边,看到她细细地、慢慢地搅动着勺子,如把急躁一点点抚平,把粗糙研磨成细柔粘软。一个母亲的爱心,其实说到底,就是体现在一针一线、一饭一粥的具体物象中。而腊八粥首当其冲,因起独特的芳香而沉在心底!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腊八粥越做越讲究,加进了莲子、桂圆、花生仁、核桃仁、葡萄干等各种平常嘴里吃起来好的东西。这样的粥吃起来清香甜美,畅气生津,有利消化,更有和胃、补脾、通便之健身功效。物质生活逐步改善,而人们喝完腊八粥,热切盼望过年的心结却始终未变。
许多民俗节日犹如植入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一粒种子,经特有风俗、习惯、饮食、礼仪的催化、发酵,自会萌芽、绽叶,长出花朵,给人以持久恒远的影响。腊八、冬至、小年、大年……一个个具有独特魅力的节日,装点着、映衬着我们平凡的生活,让我们的肠胃与心灵,咀嚼着不同的味道,体察着生活的千姿百态。
总是有所期盼,心灵才有所慰藉。 总是有所向往,灵魂才鲜活圣洁——醇香的腊八粥,以特有的方式,提醒着人们,迈过腊八的门槛,喝过腊八的豆粥,红通通的年,就会美滋滋地向我们开心地跑来……
标签:腊八粥,新蔡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