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小侄放学一进门就大声嚷道,终于放寒假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曾经儿时的寒假。寒假不比暑假,往往过年后还没玩够就开学了,因而寒假作业发下来的头两天,三五个小伙伴聚在一起,以最快的速度把作业完成。其实经过两三个假期我们便有经验了,作业开头和结尾的三五页要认真,这是老师最容易翻看和写批语的地方,中间部分能快则快了。家长们好像年底前有许多事,也都无暇过问,最多也只是叮嘱:“不要鬼画符哦!”
作业做好便可以疯玩了。记得小时候冬天总会下几场雪,早晨醒来看到窗户玻璃上的冰凌,看到窗外的积雪便会莫名的兴奋。不等吃完早饭,邻家的伙伴就来叫了,孩子们聚到一起,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小手冻得像胡萝卜,脖子里、头发上却冒着丝丝热气。后街小河和池塘里的冰会结得很厚,那里便成了我们天然的溜冰场。有胆大一些的大孩子,会走到中间一些去,用铁钎凿开冰面,放一只网兜到水下去,待鱼儿游过来透气,总能逮上个几条。那时我们还不敢去,只有在一旁羡慕的份。
没玩几天就到春节了,家家户户都会买些鞭炮。那时没有现在的烟花,只有大地红和小鞭。孩子们会央求大人多买一两串小鞭,拿到手之后是万万舍不得成串放掉的,而是小心翼翼地将它们解开,然后拿一根母亲缝补衣服用的棉线,点燃后用它来点炮竹,待引信“咝咝”着响时扔向空中;在家里把炮竹放在鸡窝旁炸响,惊得母鸡这一冬天不再下蛋。
过年的时候,街上会有几支耍龙灯、踩高跷和跑旱船的表演队伍,只要锣鼓家伙一敲,便有一帮孩子跟了上去。表演的队伍耍到哪一家工厂或单位的门口,主人就会拿出香烟糖果、花生瓜子之类的东西散一散,跟着的孩子们也能分到一份,一边走一边吃,一路跟着跑,乐此不疲。
总觉得寒假过得太快,过完元宵节的第二天,学校就开学了,于是盼望着下一个寒假的到来。
标签:儿时,寒假,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