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人笑话,长这么大从未想过能正儿八经地”站在舞台上“演戏”。总以为,自己是个舞文弄墨的“写匠”。在闲暇之余,写些“豆腐块”之类的小文章,从中自寻快乐、自得其乐,以此慰藉自己这颗不甘寂寞的心灵。但是,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这辈子还真的上了回“春晚”呢。
当然,我所说的这个“春晚”,并不是央视的那个“春晚”,而是我们供电企业举办的一场集小品、歌舞等于一体的“文艺汇演”活动。演出现场,“和”音阵阵,“谐”乐声声,可以说,其规模与“春晚”相比不分上下。在这台“春晚”上,我和其他三位农电同行,同台表演了一段反映农电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一个又一个骄人业绩的“三句半”节目。“服务三农我用功,规程规章记心中,安全第一天字号,不轻松……”
演出不足三分钟时间的“三句半”,其内容却涵盖了农电日常工作的安全管理、优质服务等方方面面,也让我体会到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含义。在台上,虽然锣鼓声响落音不齐,演员表情木讷,但那带着浓浓本土乡音的普通话以及“庄稼人”原有的那种憨厚本质,让全场观众忍俊不止。
去年四月,公司第二届企业文化节拉开序幕。期间,组织的各类专业竞赛、篝火晚会、职工书画、摄影、手工艺品等活动,成为展示员工艺术才华的“文化长廊”。一路走来,精彩不断。为将企业文化节推向高潮,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公司要求各部门自行推荐文艺节目并组织排练,参加十一月底“文艺汇演”。于是,在九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农电党总支赵捷书记便召集农电工会的“一班人马”聚集一堂,集思广益,精心策划农电部门用何种文艺形式参加公司组织的“文艺汇演”活动。
最终大家一致认定,观音寺供电所曾在公司组织庆祝建党87周年文艺活动中,登台表演的“三句半”节目别具一格,符合大众化的口味。但原先的“三句半”内容必须更新,要反映出新的时期农电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新的时代农电员工精神风貌的全面展现。待确定下负责撰写“三句半”内容的人员和该节目参加“文艺汇演”后,使得在场的人员如释重负。当得知原先观音寺所参加 “三句半”演出的四名人员,有一人因生病已退出“舞台”的来龙去脉之后,大家立马神经绷紧,面面相觑。最后大家的目光全部投向了我,说我天生一副喜剧演员的面相,站到舞台上就能让人发笑,我也不知道,我的长相是不是如他们所说的那样。我深知自己笔拙词穷,没有经验,但我没有推辞,心想,既然是组织交办的事,就该尽心尽力地做好。
此时,与正式演出的时间看似两月有余,实际上,平时大家手上的事情都特别多,尤其是身处农村供电所的人员,不仅要忙于抄表、收费等工作,还要顾及家中那“一亩三分地”,真正集中组织排练的时间也就少之甚少了。于是,我们就隔三差五地进行排练,每次我总是如约而至,赶往四十公里以外的观音寺供电所与其他三位“演员”进行“磨合”,好在该所请来了一位民间“文艺泰斗”,年逾古稀却依旧精神矍铄的陶老先生。他首先给我们讲解了“三句半”的基本知识和表演的具体要求:“三句半”是一种我国民间群众传统曲艺表演形式。一般由四人演出,三人说三长句,最后一人只说简短的半句,故称“三句半”,其台词一般要求押韵、同调,诙谐搞笑,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曲艺。原本对于“三句半”一窍不通的我们四个人,在陶老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我们很快便掌握了敲锣打鼓的节奏、走台步的基本要领。
半月后,公司要求对各个部门的文艺节目进行逐一“过堂会审”。于是,我们四人早早的来到了节目审定现场,趁着场地无人,我们先是相互对台词,尔后反复练习走台步,以消除登场时的紧张心理。也就在节目预演审定的那天,我们的演出还是出现了“瑕疵”,由于打鼓的那位老兄过于紧张,打鼓的槌子犹如“漫天飞舞雪花飘”,“咚咚”、 “咚咚”、地敲个不停,使得持大锣、小锣的其他人不知如何应对,也就乱了方寸。据说,当时只因“三句话”台词内容丰富,才使得这个节目没有被“枪毙”。诸如此类的笑话在后来的预演当中却再次出现过。
公司定于十一月二十九日下午“文艺汇演”正式开始,要求全体演职人员上午八点必须赶到现场进行化妆、彩排。我们参加演出“三句半”的四名人员依旧早早地来到了现场,先是进入化妆间,待化妆师在每个人的脸上涂上一通胭脂花粉后,便又换上了一身亮光闪闪的演出服。这时,负责整场演出的一名工作人员对我们说:“你们的‘三句半’节目不好进行录音灌装,只能靠你们临场发挥了。”所谓的“录音灌装”,也就是可以将参加演出的每个节目事先录制下来,然后,演员们可以跟着音乐的节奏“对口形”进行表演,这样做,既可以减轻演员们的心理负担,而且音质效果也很好。
由于“三句半”的锣鼓节奏时紧时松、时快时慢,变化无穷而无法进行“录音灌装”。于是,我们每个人的腰上别了个无线传声器,头上还戴着耳麦。终于轮到我们上场预演了,“咚咚锵”、“ 咚咚锵”的锣鼓声和登台的步伐起先还一板不乱,谁知演着、演着便乱了套。打鼓的人鼓点突然变得缓慢了,只见他又要摸裤衩,又要忙敲鼓,弄得其他人顿时不知所措,一愣神,有的居然还忘记了台词,台下的人哄堂大笑。后来得知,全是演出服惹的祸。由于松紧带裤腰没有裤带,使得别在裤腰带上的无线传声器在人员走动时,滑到了裤腿下面……
一次次的失败,不仅没有让我们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我们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将节目演好的信心。接着,我们便背上了演出行头,一道来到了城区的一个较为偏僻的广场上继续排练。一遍、两遍的“咚咚锵”的锣鼓声,引来南来北往的行人驻足观望,对此,我们毫不惧怕,而是把他们当作最热心的观众来看,不仅没有了紧张感,反而让我们多了一份自信。
作为农电人,能够登上灯光璀璨的“大舞台”,参加场面气势恢宏的 “文艺演出”活动,尤其是在听到观众们的一阵阵掌声时的那一刻,内心感到无比的自豪,好像自己就站在“春晚”舞台一样。尽管在演出当中存在着许多“瑕疵”,但我们已经尽力了。不管怎么说,我也算上一回“春晚”了。
标签:春晚,盱眙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