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愈度万物之躯,渐渐地已近清明时节,清明愈近,爷爷去世一周年的日子也愈近。在前夜的梦中,忽然闻得一句: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这,勾起了我深切的怀念!
早已打算好与家人一起回老家的计划业已实施,目的就是给已故亲人上坟添土。到了老家,隔壁邻居院落里的桃树和梨树,已是浓妆艳抹了一身粉黛,那皎若雪花的梨花瓣还未凋落,这真切的给思念的节气带来一丝安慰。
午饭后,打好纸钱,折上两支柳条,抗上铁锹和铁锨,我和父亲便直奔爷爷的坟地。爷爷长眠的地方与老宅子不远,走出村落便可望见。麦子已长出秸秆,显得有些挺拔,但仍遮不住那矮矮的坟,也许真的有“野田荒冢只生愁”的感觉,父亲和我都有些感伤,父亲只是一味的叹息,我深知他内心那浓重的哀愁。漫步到坟地旁,之前小叔拉的两车新土堆在一旁,父亲看了看爷爷的坟,眼睛里充满让我颤动的浓雾……
没有多少话语,父亲拿起铁锨开始刨土,我也随即加入其中。两车土很多,原本松软的新土早已被几次雨水冲刷的实实在在,我们很快就倍感吃力。但不知道哪来的力量,不要多久,爷爷的坟便“长”了很一大圈。我们歇息一下气喘吁吁的身体后,父亲便拿起铁锹去刨坟头。父亲在小路旁站住后,便开始刨一棵草,我不知道他刨草干嘛,便追上去一探究竟,几锹下去,草根紧抓的泥土形成的土疙瘩被父亲提起,我不禁赞道一声:“聪明”。坟头看是一个土疙瘩,但若没选好地点就刨,刨好的土疙瘩就会松垮。父亲的背影传来,“不是我聪明,这是你爷爷教我的,你也要记住!”,我应了一声。经过一番修整,爷爷的坟高大圆润许多。待燃放了鞭炮,焚烧了纸钱,父亲招呼我回家。回去的路上,父亲不时回头望望渐渐远去的爷爷的坟。
又是清明桃李笑,此节勿忘后人孝……添了坟头和新土的坟终究是一个让人悲伤的土堆,后人的心意是对故人的孝敬和尊仿,这心意也是做给后人的后人看的,于是,也就有了这优良的传统习俗吧……
标签:清明,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