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江苏电力:向特高压出发

作者:吴文  2013-04-28

最近,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单业才说,为适应我国能源与生产力呈逆向分布这个基本国情的客观需要,有效缓解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深化发展中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能源供给,必须加快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全省电力供需矛盾,确保能源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读罢上述消息,笔者不禁生出许多感慨来。

我们知道,江苏是用能大省、资源小省,90%以上的一次能源由省外调入,环保、运输压力巨大。南京到镇江段电厂间隔仅10公里,江苏地区每平方公里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45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0倍,以致频繁出现雾霾,这是能源发展不合理、结构性矛盾长期积累的集中暴露。同时,电力供应紧张状况突出。2012年,江苏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已达7231万千瓦,预计2015年、2020年将分别达到1亿千瓦和1.3亿千瓦。考虑目前已核准和获准开展前期工作的发电项目以及已经落地的区外受电计划,江苏2015年、2020年高峰时段将分别有1500万千瓦、380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缺口。

而加快特高压电网发展,其综合效益巨大并在四方面得到体现:首先,减轻煤炭运输压力。这一输电规模折算为每年从空中输送原煤7600万吨,与4000~5000趟万吨重载列车、350万辆重载卡车的运煤量相当。其次,降低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年接受省外1750亿千瓦时电力,相当于每年少排放120万吨二氧化硫、80万吨氮氧化物、16000万吨二氧化碳,大大缓解江苏十分突出的环境承载压力。再次,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3500万千瓦送电规模相当于建设17座200万千瓦电厂。17座火电厂的占地需要560公顷,而全部特高压工程占地总量少于110公顷,相当于为江苏节约了450公顷宝贵的土地资源。第四,提供更加可靠的电力供应保障。采用特高压输电方案,具有输电容量大、安全程度高、灵活性强的优势,便于构筑更广阔的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大幅提高电网抵御严重故障的能力。

可见,加快特高压建设,实现输电与输煤并举,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煤电运紧张状况,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能源综合运输体系,而且可降低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大缓解十分突出的环境承载压力,节约土地资源,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根本上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从而促进江苏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江苏,特高压,盐城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