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一个人的读书

作者:李子圆 鲍俊松   2013-05-02

一个人读书的滋味真好。

一个人读书可以细品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悟出做人的准则。

一个人读书可以饱尝字里的温馨、行间的浪漫、句中的朴实。

每当我劳作之余,常喜欢一个人静下心来,读读诗词歌赋,欣赏名篇佳作。在赞叹名家手笔的同时,享受着无穷无尽的诗书意境之美。每每得到启示,眼前便呈现出一道靓丽的风景。于是乎,浑身疲惫顿减,大脑清醒,身心舒松。

当我参赛的诗、词、联等获奖且为之欣喜若狂时,我更喜欢一个人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赏,比较、推敲所有的获奖作品之间等级差异的原因。那些妙句佳联常使我感到自己学识的不足。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当我工作和学习遇到挫折、困难或被动时,我总是埋下头来,专心致志的从书本里找答案从书中获得信心,汲取力量。

一个人读书的时候,可以放开视野,充分想象,更重要的是,能够把握真实的自己。

书是文化,是科学、是艺术,是品德,是向导,书里包含着丰富的的可赏可借鉴的元素。她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提高,足以成才。

自古为学者在立足于“学贵有恒”的前提下,还常常“学贵有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改革开放的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两个凡是”的否定,不正是一个最大的“疑”吗?有疑则改,所以才有今天锐意求真,开拓进取的新局面和丰硕的成果。爱因斯坦有疑于前人的绝对时空观,始有相对论的认识。哥白尼有疑于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始创“太阳中心说”。一个在学术上有建树的人,无不是疑前人之所不疑而有所开创,有所发现的。

读书,必须要静下心来,反复思考,向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能老是停留在人云亦云地照本宣读的阶段上。而是要在书中理论的启示下,自己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新的创造。因此,读书不要被别人的观点和思想牵着鼻子走,必须自信地,带着分析的眼光博览群书,才能读出学问,读出精彩!

有了一个人读书的勇气,就有了理解的真诚,就有了感悟的成功,就有了不悔的人生。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新沂,读书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