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百善孝为先

作者:岳成军  2013-05-10

日前,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来自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的5个家庭十多位市民,用鲜红别致的人力车拉着5位高龄老妈妈去旅游,他们从上海出发,途径昆山、苏州、无锡、常州等地,终点是北京,整个路程约1280公里。他们用实际行动倡导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当地市民均深受感动。

百善孝为先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古训,孝顺父母是自古先贤们倡导的为子之道、做人之本。无论社会如何进步和发展,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依然是当代社会最基本的文明要求。作为子女晚辈,应当如何爱、如何孝,反映了每个人的文明素质和做人的品德。

有的人认为,父母年龄大了,身体又不甚好,自己整日在外打拼奔波,没时间陪护在身边,每月给点零花钱就算尽孝了;还有的见父母耳聋眼花,弓腰驼背,说话絮絮叨叨,感到心烦,甚至顶撞和离开父母,这些都是不孝行为,应该受到人们的谴责和唾弃。

有人说,金山银山不如给父母一个靠山,给父母再多的钱不如给父母一个笑脸。此话含义深刻。其实,父母需要的并不是钱和物,而是盼望工作繁忙的儿女们能经常回家看看,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啦一些工作上的事儿和家长里短,听一声“爸、妈”的喊叫声,心里倍感甜蜜,他们渴望精神方面的满足和慰藉。

百善孝为先,作为孝顺孩子,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要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虽然没有过去每天几次请安的旧习,但经常抽点空闲到父母身边嘘嘘寒问问暖是应该的,也是能够做到的。当父母身体不适,送医院就诊、床前陪护、拿药倒水不能有半句怨言。

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亲的恩情大,千苦万苦不如父母亲的养育苦。为人子要遵守孝道,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报养育之德,当好母亲的“小棉袄”,温暖父母一片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物资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让他们安度晚年,笑口常开。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孝敬,邳州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