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牵涉到千家万户,它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随着电气化、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依靠程度也越来越高,有人这样形容,人们依赖电力,就像人体需要血液,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分。
电,可以促进人类的文明,可以促进人类的发展。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电,也有“电老虎”之说,不是么?在报刊上、电视里、生活中,你会经常可以听到和看到关于电力夺去生命、损失财产的恶讯,每一起事故的背后,都书写着一段苍苍父母送全子欲哭无泪、娇弱妻子送夫君泪流满面、稚龄幼儿送父母的悲歌。
电与人类息息相关,电力工业是支柱产业,它涉及到国计民生、千家万户。所以多年来,国家对电力工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电网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同时也把电力安全生产提高了到一个新的高度,制定了一系列的电力安全规程、安全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违规行为,从大道理上讲,要求人们都懂得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可是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安全隐患乃至重大事故还常有发生,事故为何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以笔者认为,它与人们平时不注意细节、麻痹大意、侥幸心理、习惯违章的点滴小事息息相关。
点滴之事,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从说一句不该说的话到做一件不该做的事,因为说惯了,也听惯了,故不以为然,殊不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们从煤矿倒塌事故、环境污染事故、校车翻车事故等等来看,既有它的客观原因,更有它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再者,从我们电力部门生产中的每一起事故来看吧,十次事故就有十次是因违章造成的,或者是因为所谓“点滴”小事引起的。一次违章不一定造成事故,但是,每一次事故一定是违章造成的,老在河边溜,总有失脚时。
电力安全生产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它既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场持久战。常言道:“不求大富大贵,但求没病没灾。”安全生产稍不谨慎,造成事故,不仅给个人家庭带来痛苦,而且还会给企业、国家乃至社会带来重大损失。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抓好电力安全生产呢?
安全在于细节,一丝的马虎、一丝的大意都可能造成我们永久的遗憾。我们只有逐步消除麻痹心理、侥幸心理、习惯心理,贴近现场、贴近设备,及时掌握人员安全行为动态,分析设备的状态,了解缺陷处理的结果,检查方方面面不安全因素,才能做到为员工的安全真正负责的地步。安全无小事,必须从细节抓起,细节就在每项工作的过程中,安全生产工作大到关系国家的资产,小到牵涉个人切身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从电力生产设备方面看,电力设备装置精密,结构复杂,有时一个小小的指示灯不亮,装置就将失去本身功能,后果将使安全运行得不到保证;又如在检修设备时,一颗小小的螺丝未紧固,就会导致设备在运行中发热、有时一个小小的触点接触不良便导致整套设备无法运行。这些细节性缺陷从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如果不仔细检查,一笔带过,就有可能酿成事故。这就要求安全监管人员每项事前要精心策划好、危险点分析真正分析到关键部位和要害上,把握好各个环节。
细节决定安全。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知道电力生产中许多的责任事故,究其根源都是由于个别员工平时不注重细节,不把某些细小环节当回事,称之为“习惯性违章”。例如:不戴安全帽、不验电、不穿绝缘鞋、不戴绝缘手套,甚至操作前不检查安全用具等。这些细小的违章行为从表面看去微不足道,但实质上却蕴藏着巨大的危机,当错误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这个错误在自己心目中就变成了正确,长此以往必将酿成大祸。
我们不妨从这样文章中得到点启发:美国有一家大公司非常重视安全工作,在公司的会议室里放着一张特殊的椅子,上面套着一个红布套,套子上写着“如有紧急情况请跟我来”。这张椅子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坐,只有非常熟悉大楼结构情况的人才有资格坐。该公司还规定,上下楼梯必须扶扶手,在办公室里不准奔跑,铅笔芯要朝下插在笔筒内,喝水时手里不许把玩东西……,如此谨小慎微的安全教育、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看起来只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个个小元素,但正是这一个个小的安全元素,使得这家大公司一直保持着骄人的安全记录,并造就了“让员工在工作场所比在家里安全十倍”的神话。
安全信赖环节。任何违章都是可以制止的,任何风险都是可以控制的,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抓好每一个细节,能不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如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首先,要抓住一个“防”字,安全重在预防。安全生产,预防为主,要防止员工思想波动。防人身伤害,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的组织者、计划者和控制者。前不久,笔者报道过这样一篇文章:“拒绝装‘漏保’,手臂受伤残”。说的是一名电工进行安全用电检查时,发现有位农户没有使用闸刀,电工当场反复试验,家用漏保器已烧坏,决定为其重新安装,该农户以没钱为由拒绝安装,在电工还没来得及送交停电整改通知书时,当天晚上,该农户搭接在房内的破损老化导线,不注意被电击了一下,当场倒地,中指和食指均被电灼伤,幸亏被人及时发现才保住一命。所以必须对员工、用户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防负荷过大,定期检测电网负荷,尤其在电网“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过程中极为重要;防线路老化,一年三百六十五,风霜刀剑严相逼,电网由于风吹雨打,负重运行,线路会逐渐老化,只有定期检修、定期更换,才能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其次,要抓好两个“全”字,即“全员”和“全过程”。“全员”就是增强所有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培育员工学会如何做、怎样做才会安全,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预防氛围。“全过程”就是从电力设计、现场施工到电网运行,要全时段、全方位地进行跟踪监督、跟踪指导、跟踪服务,并且要积极推行现场标准化作业卡,做到无工作票签发人不施工,无工作负责人不施工,无工作许可人不施工,同时采取现场跟踪录相,让员工自己看自己演的“电影”,从中找出安全隐患等,这样才能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敲在鼓心,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第三,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安全与质量的关系,质量关系安全,质量支撑安全,没有质量也就没有安全。偶然与必然的关系,偶然的累积就是必然,电力生产事故的发生有其偶然性,同时大多数又有其必然性。只有善于从偶然中寻求必然,才能减少事故,真正把握避免事故发生的主动权。严与宽的关系,安全生产必须从严管理,对违章行为必须严厉制止,事故教训必须严肃反省,事故责任必须严格到位,防范措施必须严格落实。如近年来,江苏省泗洪县供电公司在抓安全生产工作中,紧紧围绕“安康杯”活动这条主线,为保人身安全、电网安全,在坚持以人为本,人性管理的同时,采取以“三铁”(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反“三危”(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工作法,没有发生一次重大事故,使得安全指数直线上升。
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哪怕是一点细小的疏忽或不经意的失误都将导致无法估量的损失。但是,只要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细节上狠下功夫,真正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我们就一定能永葆电力安全生产这座千秋大夏。
标签:电力安全,细节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