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阳衰阴长,冷暖交替,素称“多事之秋”。但是,只要我们了解和掌握这一季节的衣食住行养生保健知识,就能够趋利避害,尽享秋高气爽保平安。
一是衣,即穿衣。立秋之后,昼夜之间的温差较大,要及时增减衣服,特别是年龄较大体质较弱的人,不要赤膊露体,但也不要穿得太多、太暖。特别是白露过后,气候逐渐变凉,一早一晚更添寒意,这时要适当添加一些衣服,注意保暖。否则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
因秋气主燥,燥易伤肺。所以秋季养生不仅要及时添减衣服,更要重视精神调养。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平静地度过多事之秋。
二是食,即饮食。秋季养生以养人体阴气为本。饮食以滋阴润肺,回收阳气为主。要多食性温之食,少食寒凉之物,以巩固体内的正气。饮食要适量,防止热能过剩。要少吃尖辣椒等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多吃一些蔬菜、瓜果,特别是芹菜等一些有散发功用的辛香气味食物。
话梅等酸甜俱备,对人体非常有益。另外,还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忌大量生食瓜果。
三是住,即睡眠。《黄帝内经》认为,秋季宜“早卧早起”,早睡以敛肺气,早起以舒肺气。秋天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赖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容易失眠的人,晚饭不宜过饱,睡前忌多语,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四是行,即行动。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是运动锻炼的大好季节。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畅,舒筋活络和协调腑脏,强魄健体,但不是人人皆宜,要量力而行,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等宿疾的人要避免汗出太过,伤阴助燥;避免过量运动,加重心脏负担。秋季不宜晨练。老年人和心脑血管患者锻炼最好在晚餐之后,如果是上午活动,也尽量晚一些,以减少心脑血管发病风险。
标签:秋天,饮食,保健,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