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新闻与人生

作者:邓斌  2014-04-08

新闻报道,它是一项充满魅力,且具挑战性的工作。

    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更为许多人所瞩目,因为他们可以出入各个地点、各个场合。一些影视剧作中所描绘的记者风度翩翩,谈吐潇洒,让人艳慕。不过这只是新闻工作的一个表象,它并不像不知就里的人们所想像的那样“轻松”和“好玩”。

    被誉为“美国现代报业之父”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着名报人和纽约《世界报》社长普利策说:“新闻记者是什么人呢?假使国家是一条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桥上的了望者。他要注意来往船只,注视地平线上出现的任何值得注意的小事。”这句话十分形象地说明了新闻记者的工作对广大人民群众乃至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重大影响。

    当今社会,新闻传播已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新闻报道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每天都在接收新闻记者以各种方式采写的新闻报道,并且都希望通过他们的工作能够更及时、更祥尽地了解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各种真实情况,以对客观世界作出准确判断。

    新闻传播不仅为人类的生存与生活不断地提供着必要的信息,同时也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不断地创造着必要的条件。

    而对于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们来说,他们除了每天、甚至每时每刻向人们传递着世界上最新信息外,同时也在新闻采写实践中不断塑造和完善着自己。

    美国记者和作家威廉。肯尼迪说:“新闻写作是很好的锻炼基础,我在这方面受益匪浅。没有一个保释人、律师、政客和酒吧侍者能够进入一个记者所能进入的各色的世界。新闻采写是世界上最不令人厌倦的职业。”这种得天独厚的获得,与其报道的新闻事实的神圣使命分不开的。

    早在五四运动前的1918年,毛泽东就参加了当时北京大学的新闻研究会。这一时期对新闻学的学习和研究,培养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密切关注,为以后从事革命活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次年他在长沙创办了《湘江评论》,有力地推动了湖南革命运动的发展。青年毛泽东在新民学会上曾说:“我所愿做的工作,一是教书,二是新闻记者。”他在成为党的领袖之后,仍然一以贯之地关心和重视新闻工作,并亲笔为《解放日报》和新华社撰写一系列的社论、消息和述论。

    周恩来在“五四”期间,创办并主编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

    这些革命导师和先辈,都与报刊工作和新闻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在推动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政治的敏锐和人格的健全。至于由从事新闻写作起步而后成为着名作家的更是不乏其人。

    由此可见,学习和从事新闻写作,对于人生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而这种影响力的产生,乃是由新闻本身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

    1943年,陆定一同志在《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就明确指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比较全面地揭示新闻的基本特性:真实性、新鲜性、时效性和公开性。

    新闻的真实性使人坦诚。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它容不得半点虚假、夸张和矫饰,更不允许无中生有和凭空捏造。报道它的人必须心地诚实和胸襟坦荡,敢于直面人生,正确认识世界。

    新闻的新鲜性使人敏锐。只有新近发生的具有新意的新鲜事才有资格成为新闻。寻找它的人必须具有敏利的政治眼光、敏捷的思维触角,敢于探索,勇于进取。

    新闻的时效使人勤勉。新闻要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给广大受众,它与时间是形影相随的朋友。捕捉它的人必须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争分夺秒,勤奋努力,刻苦耐劳、毫不懈怠。

    新闻的公开性使人严谨。新闻报道面向公众,引导舆论,社会影响力极大。传播它的人必须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严肃、认真、科学和缜密是他们应有的作风。

    新闻塑造着人生,也挑战着人生,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信息网

标签:新闻,人生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