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唐世斌:“耕织”农网的安全卫士

作者:刘玲  2014-05-05

壮实的身板,黝黑的肤色,还有那憨憨的笑容,处处显示出,这是一个朴实勤劳的汉子。“业务精、踏实肯干”是领导和同事给他最多的评价。他是国网肥西县供电公司山南供电所安全员——唐世斌。 

23岁进入电力行业,从村电工到抄表员,再到安全员,他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供电所的技术骨干。他的角色不断转变,但不变的是那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 

1994年9月,完全“门外汉”的唐世斌迈入了电力行业的大门。没有经过科班训练,缺乏专业知识,唐世斌便整天跟在师父身后,一举一动地学,一字字的记。他 练爬杆、练架线,在水泥杆上一干就是几小时。知识日积月累,练就了他一身过硬的“武艺”。 2003年,唐世斌当选为供电班长。他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熟悉辖区的供电线路、台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把供电班管理得井井有条。2007年,唐世斌凭着自己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当选为该所安全员。 

自从当上了安全员他每天讲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安全”。唐世斌懂得安全对于一个团体的重要性。无论是大会小会,还是给大家培训、和大家聊天谈心,这两个字常常挂在嘴边,几乎成为了他的口头禅。日常工作中,唐世斌也是个负责任的安全卫士,凡是有施工作业他都会在现场。遇到违章情况他都会毫不犹豫的指出来,让一线人员明白违章的危害。 

“绝缘手套、验电笔、接地线都带齐了么?安全带要系好,防坠绳要打高点……”每次在施工现场,唐世斌都是一番“老生常谈”。 

“别看他平时斯斯文文的,可如果你违章了,他会立马严厉地制止你的违章行为。”提起这位安全员,所里人都说:“唐世斌有张‘婆婆嘴’,平时提起安全就没完没了,耳朵快听出茧子了,可‘ 烦’人了!”在施工现场,这张嘴更是没闲过。每天出外施工前,他都不厌其烦的提醒大家:各项准备是否到位,安全工器具是否带齐全。到了工地上,他又反复提醒做好现场安全措施,杜绝违章。明知同事们对他有“意见”, 唐世斌也从不生气:“我是安全员,不怕招人烦,我磨破了嘴皮没啥,安全上不出事才最要紧。” 

事实正是如此。仅去年,唐世斌就查处各类违章现象20余起,所辖的供电所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当安全员7年来,唐世斌所在的供电所做到了无轻伤、无责任事故,杜绝了人身事故和各种违章行为的发生。 

  20年的农电工生涯,他每时每刻都以用户为本,用辛勤的汗水服务家乡百姓,他说:“乡里乡亲的,为他们做事就是为我自己做事,再说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尽心做的。 

  2010年冬天,一场大雪致使山南镇多处农网受灾,其中一处较为严重的电杆出现倒杆。唐世斌马上带领员工赶赴现场。受大雪影响,抢修车无法驶到抢修现场,唐世斌和供电所几名员工冒着凛冽的寒风和过膝的大雪,肩抬手扛将抢修物资运到现场。故障点地处山地,重新立杆很不容易,唐世斌不敢有丝毫怠慢,从倒杆的清理,新电杆的吊立,都认真监督。雨鞋里灌满了冰冷的雪水,裤子早已湿透。“这么冷的天,老百姓没电不好过啊!”唐世斌和同事咬着牙一直坚守在施工现场。“午饭是在雪地里吃的,没有筷子,就折两根树枝当筷子用。吃到嘴的午饭也快结成冰了。”唐世斌笑着说,在那个时候,大家没有一个抱怨的,就一心想把电送上。 

没有丰功伟绩,没有豪言壮语,他是一个普通、实在、勤劳、执着的电力工人,扎根在平凡的岗位,守卫着电网安全的卫士。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信息网

标签:唐世斌,农网,安全卫士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