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走群众路线 不要走群众“露”线

作者:缪虹晴  2014-07-15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全国各级党组织都积极投入其中。然而,一片形势大好之中,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画面,听到的几声不和谐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

少数党员干部把走群众路线当成是一阵风,一场运动;当成是洒洒花露水,做做秀。认为只要表面文章做得好就行,究竟成效如何,管它呢。于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就滋生出许多“灰镜头”。

不能造福,善于造势。极少数党员干部心中日思夜想的,不是如何取信于民,如何造福于民,而是事情还未做怎么样,口号喊得山响,锣鼓敲得震天。明天要走村进户下基层,今天想的不是要了解百姓哪些疾苦,解决百姓哪些难题,而想的是带多少记者,挂多少标语,沿途安排多少人助势,甚至让基层干部落实,老百姓哪些问题可以谈,哪些问题谨慎谈,哪些问题避口不谈。

不思提高,只想提拔。有些干部,虽然站在台上,口中高喊“走群众路线”,头脑中却对群众路线概念模糊。整天心里想的不是如何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提高实践能力,提高百姓物质、文化生活,而揣摩的是如何打通关系,铺平道路,在职级、官位上再上一个台阶、更上一层楼,以至于心口不一,口是心非,让群众听得窝心,看得闹心,不听不看倒省心。

不树形象,只树威风。正人必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不怒自威,何需前呼后拥,何需声色俱厉,何需大呼小叫。少数干部,面带微笑去救灾,手挎名表来问苦,暗箱操作谈公平,索贿受贿讲廉政。这样,何以树立公仆形象,何以体察民情民苦,何以密切干群关系?长此以往,自以为威风八面、呼风唤雨,岂料,威风尚未树立,早已是形象尽毁、口碑倒地。

不谈高风,只想高薪。少数干部,在其位,不履其职,不尽其责,只谋其薪,只谋其利。既然当了干部,什么样的级别就该享受什么样的待遇,拿着高级别工资,带着专属的秘书,坐着专配的公车,吃喝拉撒,衣食住行--能让公家报销的,绝不花自己一分钱;不能让公家报销的,自己也一分钱不花,把共产党员应有的高风亮节弃之脑后。

不与群众贴心,只想脸上贴金。深入群众不是一句空话,是要切切实实到群众中去,倾心聆听群众的声音,真心为群众服务,把群众当作自己扎根的土壤,当作自己坚实的依靠。但是,少数党员干部只追求形式上的深入群众,调研是蜻蜓点水,走访成走马观花。有的人只想听歌功颂德,只想听赞歌齐唱,根本不注重与群众用心交流、贴心沟通。对于这样的干部,老百姓也很无奈,只能装装傻子,做做样子,说一些无关痛痒的句子,又怎么可能与之交心。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是我党在创立和建设进程中,必须依靠的制胜法宝。

党和人民群众永远是鱼水关系。鱼儿必须沉到水中。那些总是浮在水面上跳腾的鱼,也许能掀起好看的水花,发出响亮的声音,但时间久了,一定会缺氧,会死。

走群众路线,切忌浮夸,切忌一阵风,必须扎实、持久。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和增进干部群众风雨相依、骨肉相连。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信息网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