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留守者的尊严

作者:冯科竣  2015-07-20

  或许从城市化道路开始之初,在华夏大地上出现了一群有血脉牵挂、却从未享受过父母亲近关怀的孩子们。他们有着不同的名字、不同的生活,但却有着共同的命运——父母的离开。他们被强留在家中,时刻期待着与父母的相见,他们是撑起城市脊梁的下一代。

  我们总是关注他们的长辈——父母。我们讴歌他们,因为他们撑起了我们所生活的家园;我们关注他们,因为他们创造了我们生存的必需品。可是孩子呢?留守在家中的孩子还在渴望着能与自己的父母相见。

  我们从来都不急,因为我们随时都能见到父母,我们有时甚至厌恶见到父母,因为他们管的太多,却未曾想过,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有一群期望却见不到父母的孩子。

  每次在新闻,报刊上看到那些留守于家中的孩子时,总感到很可怜,可怜他们小小年纪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可怜他们小小年纪就要独自承受本不该属于他们的孤独。机缘巧合,在一所小学里,我直面了他们的生活。

  进入学校首先看到的就是升旗台。升旗台前面的空地就是他们的操场,坑坑洼洼的,走一步要摇三摇,孩子们在操场上玩,看到我们都围上来远远地看着,对他们笑一下,他们也回笑一下,向前走两步,他们就向后退两步,始终与我们保持着距离。他们有着他们的生活,不想让别人进入,或许是因为父母的离开让他们有着非同常人的警惕性吧,看到别人很好奇,但也仅仅只剩下好奇了。

  那是在砀山县冯老家小学“光明驿站”挂牌的仪式上,这个仪式在操场上举行,不管怎么说,总得有人出来捧场,孩子们在老师的指挥下抱着自己的小板凳打打闹闹的走到操场,排好队,站好。

  校长是个高个子老头,挺风趣的,招呼好领导坐下后,开始跑到孩子中间,笑骂这个一句,呵斥那个一句,整个气氛显得无比和谐。奏乐、唱国歌,孩子们在校长的胡乱指挥下开始了“跑调的歌唱”。下面笑作一团,来的几个同事也都开口大笑。

  领导讲话、领导关怀、领导问候,不变的主题过后我去了一个一年级的教室,一个小姑娘坐在座位上,我走上前去问她:“小姑娘,干什么呢?”她回答道:“没啥,玩呢。”我又问她:“怎么在教室啊,不出去玩啊,我看就你一个人在教室里?”她笑着说道:“今天中午我爸爸就回来了,他能在家一个星期呢!我在这里想想中午给他做什么饭。”我一下不知道说什么了,我呆呆的问她:“你爸爸不经常回家吗,他干什么工作啊。”她回答道:“我爸爸在外地工作,不在家,今天他就回来了。”小姑娘兴奋起来。她和我讲诉了她和父母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最后还说:“我爸爸说,等几年他挣够了钱就回家了,要留够给我的嫁妆钱。”小姑娘说完的时候已经兴奋的小脸通红,当我表示时间不早了要回去的时候,她还满脸的遗憾,并执意要送我出门。她认为我能和她聊天并分享她的快乐我们就是朋友。

  时间不等人,当我走出学校的时候她跑过来递给我一块糖,我推辞不要,她却很坚决塞给我然后跑掉了。

  回去的路上,我在整理照片,翻了好久却遗憾的发现我没有给小姑娘一个镜头,哪怕一张身影都没有。工作上的遗憾却让我在心里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小女孩的音颦笑容,她兴奋地说着‘今天中午我爸爸就回来了’,也许,“光明驿站”存在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去关爱留守儿童,也是从这些留守的孩子们身上学习他们的坚强,他们的勇敢,他们面对一切所展现出来的那份坚定。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留守者,尊严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