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不单是一种人性修养,还是一种做人的人生境界。一个人有了平常心态,就没有了嫉妒和猜疑,怨恨和恐惧;所对待工作和生活会感欢悦,凡事能从容应对,得失如一。
偶尔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话说一个小沙弥问一位高僧:“师傅,你悟道修行、修身养性有什么秘诀吗?”高僧答道:“有。”“那么你的秘诀是什么呢?”小沙弥继续问道。高僧答:“我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睡觉。”“可是,这算什么与众不同的秘诀呢?每个人都是这样啊。”高僧答:“当然是不一样的!他们吃饭时总是想着别的事情,不专心吃饭;他们睡觉时总是做梦,睡不安稳。而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想;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梦,所以睡得安稳。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高僧继续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在利害得失中穿梭,无法用一颗平常心对待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拥有一颗平常心,我们才能去理智地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和生活中的难题。一位伟人:说:“要么是你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心态都是很重要的。因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需要的是坦然自若,“淡”字当头。要知道,激怒和埋怨只能是宣泄的一种方式,不是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方法。所谓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如果我们随时有一种对没有的想得到,得到了还想要更好的,这样不停地追逐,那么将会使自己无任何快乐之言,感受到的仅是苦恼与烦闷。一旦做起事来总是左顾右盼,患得患失,放不开手脚,在关键时刻就会出现犹豫不决的状况,造成心理负担过重,这必将会以失败而告终。给予我们的感受倒是那些勇往直前,敢闯敢试,把困难、险恶、羁绊甩在一边,却能保持良好心态的人能成就一番事业。
拥有一颗平常心,我们才能透彻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冷静处世。如果一个人内心不和谐,整天心浮气躁,喜欢当评论员,这不是那不对的指指点点,总认为在单位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就像离了他地球还不转了一样。甚至于乱发牢骚,总觉得怀才不遇,觉得单位的领导对不起他、组织对不起他、身边的同事对不起他,这样的人不但心累,在他身上还根本就没有幸福和快乐可言。
由此,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平常心,淡然面对一切得失,从自己现有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寻找乐趣,体会工作与生活的幸福,感受活着的快乐。一个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的是机会,而一个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的却是灾祸。健康的心态,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风雨血火的锻炼,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学识、情操、修养的综合体现。
“持平常心处于世,永立于不败之地。顺其自然,即可得静,宁静而致远。”拥有一颗平常心就能从容地面对各种困难和阻隔,从而也在不会高估自己,自甘堕落,并以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冲破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屏障和难关,乐观地去对待,去期盼,去关怀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事一物。
标签:陆良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