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喜欢鲁迅 爱上梁实秋

作者:娄彦春  2016-02-02

  我的父亲爱书,爱读书。受之影响。开始有阅读能力的时侯,我就“认识”了鲁迅。他的一些作品在我们的小学、中学课本里篇篇都需要精读的,也是当时考试的重点篇目。记得,有一次,在张家界风景区,导游指着一峭壁顶上的石头说“看看像哪位名人?”,顺势望去,我脱口而出“鲁迅”。可见鲁迅在我们这些60后、70后读者心中的份量。甚至,左右着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


  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锋芒毕露,有棱角的人物。如掾大笔是“投枪”是“匕首”,勇于挑破“恶疮”,刺到社会和人性最痛、最真的地方。“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他愤慨痛苦的呐喊着,唤起民族觉醒,激励人们勇敢地站出来与邪恶战斗。他敏锐的目光时刻关注着黎民苍生,关注着阿Q、祥林嫂,孔乙己这些社会最底层人的悲苦命运。痛骂控诉那个吃人的社会。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他就是民族魂的化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真实的写照。富有战斗性的笔触是无情地揭露,尖锐的抨击,愤激痛苦的呐喊。让你扼腕捶案,让你一腔激愤要吼出来。让你痛着骂,流着泪笑。他带给我们震撼,但更多的是思考。


  清楚记得,在我初中课本里,鲁迅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下面有一行注释——“指的是资产阶级御用文人梁实秋之流”。第一次知道了梁实秋这个名字。“梁实秋,何许人也?”鲁迅口诛笔伐的对象,肯定让人不屑。高中毕业的那一年,在一个陌生人手里我居然看到一本《梁实秋散文集》。梁实秋竟然有作品?竟然能出版?感谢开放、多元的时代,让我有机会走近梁实秋。


  好奇心促使着我,在好长一段时间后,终于在北京王府井一家书店买到了一本《梁实秋散文选》。啊!原来文章可以这样写,人可以这么活。一股清雅恬谈的风味携着风趣温和的气息扑面而来。《男人》、《女人》《衣裳》、《下棋》、《饮酒》等等,包罗万象,生活点滴,自然随性,超然地静观人世百态。在理性审视下描摹常态的人性,既使讽喻人性弱点也是委婉宽和,妙趣横生。写自然,写日常,写旅迹、写人生。感觉他的笔下有你、有我,也有他。不知不觉中给人美的享受。“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像是和朋友趴在窗边娓娓道来。又像和一位从容达观的老者灯下夜谈,“老不必叹息,更不必讳。花有开有谢,树有枯有荣。”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在恬静的闲适中令你释然、轻松、惬意。


  鲁迅是勇猛无畏的斗士,是那个一脚踹开门的勇士。是一座傲然耸立的雕像让人敬仰。


  梁实秋是悠然雅致的居士,像玲珑精雅的工艺品,令你爱不释手。


  鲁迅就是八小时内的严肃命题。梁实秋就是工作之外的多彩生活。


  鲁迅和梁实秋是一对学术冤家。两人之间的纷争,不是我们小小读者能说明白的。一个骂对方是一串金光闪闪的驴屎蛋,趴满了蚊蝇。一个骂对方像一个老婆子,从村东头跑到村西头,嘴里喊着“不得了、不得了”。大师们互骂都这么精彩诱人,我们能放过他们每一本书书吗!象陶渊明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给我们力量、启迪、以美的感受,我们都会喜欢,爱上他们。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通许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