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美貌背后的落寞

作者:张亚娟  2016-12-02

  理想、真爱、自由、平常夫妻的生活,对于《茶花女》里的交际花玛格丽特,《红磨坊》里的歌妓莎婷而言,一切都只是奢望。迫于生计,她们不得不在这喧闹的社交场合出卖自己的肉体和尊严。上流社会的人在花天酒地,可怜的她们(下层贫民)却在这诸多无奈中寻求一丝生存。


  小说《茶花女》、电影《红磨坊》中的这两位主人公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玛格丽特因一包糖果和一束茶花与阿尔芒相恋,莎婷因一次意外碰面与克里斯汀相恋。有时想想,她两与恋人的相识、相恋即使存在着真爱,但又何尝不是因为她们本身所拥有的美貌,才让爱情得以进展。两人也都为了真爱放弃了奢华的生活,但因残酷的现实得到的却是排挤和死神的“慰问”。最终又都为守护爱人,宁愿被误解和抛弃。即使这样,在她们心中,付出这么多仍然无怨无悔。


  美貌让她们游走于这个资本主义的上流社会,让她们周旋于虚伪、肮脏的权益者间,让她们同处于这喧闹的风月场中,可在嘈杂的人群里,似乎还是能看到她们孤独的身影。她们俩还是注定不会拥有真正的爱情,因为出身决定了她们卑微地活着,且不能像平常人一样追求或争取自己想要的,即使是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


  阿尔芒父亲的反对及金钱下的逼迫,让玛格丽特与阿尔芒这对昔日的情人之间出现嫌隙和不愉快,当阿尔芒得知真相的时候,玛格丽特却已命不久矣。而莎婷为了保住克里斯汀的性命,嫁给了无耻和冷血的财权者,甘愿被辱骂、误会,当一切真相大白,却已是最后的落幕。


  《茶花女》和《红磨坊》,一个是文字式的描述,另一个是歌剧式的演绎,虽是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但这其中诉说的忧伤、落寞、无奈和悲凄,又有几人能懂。美丽的山茶花与妖娆的舞场之星也许真的唯有死,才能不再被压榨,不再纠结于儿女情长和繁杂的社会中,才能得以真正的解脱。


  在专业述评人看来:玛格丽特、莎婷是肮脏的资本主义社会下的牺牲品,在那个时代,肉体损耗了灵魂,感官烧毁了心,放荡麻木了情感。


  而在我看来,如大多数人所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无论是绘画、音乐亦或是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它们让思想的表达者用色彩、音符、文字和画面这些等等,将要表现的东西缩小化,但又将其效益放大化了。我所叙述的《茶花女》、《红磨坊》,其中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失落、痛心、同情。但与此同时,留下最多的则是无限的深思。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读后感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