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家风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地里长出来的,而是一辈一辈人传承下来的。
家风的内涵,是一个家庭价值观的秉承,人生观的延续,伦理观的弘扬,事业观的引领。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居家处世,言谈举止,无不浸润着家庭文化的血脉,家规的崇高和品德的风尚。它是沉淀在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
爷爷是个儒雅敦厚善良的人,年轻的时候教过书,开药铺行过医,经常扶危济困,行医救人,代人写书信,看小儿尿床、流口水是一手绝活,在我们四邻八乡里口碑很好。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看着三姑和小姑叫爷爷“七大”,(按我们老家掌门的排行,爷爷为七。)很是不解,就问爷爷,为什么大姑和二姑叫您“大”,而三姑和小姑不这样叫。爷爷就给我讲起了家里发生的事情,那是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三姑和小姑的父母相继去世,留下了两个孤女无人抚养。(爷爷兄弟三个,三姑和小姑的父亲是爷爷的小兄弟。)爷爷就和二爷商量怎么安置两个姑姑的生活;二爷说:他已经有了两个小子,再也无力抚养侄女。爷爷无奈,只好将两个姑姑领回家和自己的三个孩子一起抚养,把原本三份家产按两份分置。那个年代,农村家家家境都不好过,缺衣少穿,缺吃少喝,爷爷和奶奶省吃俭用,勤劳持家,拉扯着五个儿女艰难度日,直到几个姑姑相继出嫁,父亲参加工作,家里的生活相对能好点,爷爷奶奶的负担也就轻了点。就这样,爷爷也不闲着,自己种菜、种药材,到沟洼里挖柴胡、茵陈、蒲公英等药材,卖点钱贴补家用。爷爷的做人风范,勤劳善良的厚德义举,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是我在后来的生活中明白了责任,学会了担当。也是我们家传承的优良传统,我们家里姊妹之间都是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不管谁有事随时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力量的源泉。爷爷的精神激励着我自立自信,自强不息,积极努力的做事做人。
现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发达,使许多人人心浮躁,连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令人担忧的是,当今有不少家庭对家风的概念模糊,以致家风下滑。有的父母热衷于赌,饭碗一放就冲麻将台去了,赌便成为家风;有的夫妻只知吃喝玩乐,奢侈享受便成为家风;有的为人子女者不愿自食其力,伸手向老人要吃要穿要房要钱花,懒惰便成为家风,更谈不上尊老扶幼,睦邻友好,坦诚包容。
价值观的力量,比生存的需要更崇高。家风,对于我们的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在涵育家风之时,让我们树立道德自信,坚守责任、坚守使命,用自己的行为写照育华家风,宣传家风、弘扬家风,让家庭成员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互相产生一种感佩,正如常言说的,“家法不如尊法”,让大家良好的行为举止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家风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基础,拥有好的家风方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每一个家庭圆梦国家才能圆梦,每一个家庭幸福国家才能幸福。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彬县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