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抗疫宅家有感

作者:老河口市供电 钱超  2020-03-12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转眼之间,因为新冠疫情封城的影响,我已宅家50多天,从银装素裹宅到了柳暗花明。

  3月11日,是我的家乡——位于鄂西北的一座小城市解除封城封路的日子。这天,太阳出奇的灿烂,仿佛在招唤人们出去走走,晒晒太阳,欣赏春景,舒活舒活筋骨,尽早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我习惯性的戴好口罩,走出家门。街上的行人大多步履匆匆,保持距离。原来树荫下、凉亭里人们扎堆儿凑在一起的场景不见了,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每一个人都带来心理上的影响、创伤。

  回顾宅家的日子,从惶恐不安、渐渐适应到从容淡定,心态也随着疫情渐渐消散而归复平静。以前周一到周五,我大清早就赶时间去上班,而现在突然宅在家里无所事事,茫然失措,失去了往常的生活节奏,人都快要憋出毛病来,幸好慢慢调整过来了。

  正月初十,上高二的女儿,开始了网课学习。我和妻子每天准时做饭,上网接龙签到,算是有了点事情要做。学校开展网课学习,也是疫情所迫的应急之法,由于老师不能面对面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导致学习效果不太好,刚开始的那几天,家长微信群里也经常“炸锅”。老师教的知识点,女儿也掌握的不太好,心里特焦急。我耐心鼓励、开导她,在特殊情况下,定住神咬牙坚持,遇到不懂的地方,立即主动和老师沟通弄明白,千万不能拖出问题。我还告诉她,要适应这种学习方式,上班以后的学习,多半是网课自主学习,她听后若有所思,慢慢也就适应网课的节奏,状态也越来越好。

  闲瑕时,我阅读起以前网购的书籍,尤其是《四书》和当代作家梁衡着的《觅渡》。孟子充盈天地的浩然正气,梁衡散文中饱含浓烈的家国情怀深深感染了我。在静静的可以感觉到自己心跳的氛围中,仔细阅读,体悟圣贤名家的大智慧,有了全新的感悟。定静止安虑得,圣贤名家的着作,真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想起以前,匆匆一日复匆匆一月,读书如浮光掠影,没有体悟到定心澄虑的妙处,这也可算是宅居的收获之一吧。

  小区因疫情封闭管理后,购物不便。妻子动手包包子、擀面条,变着花样张罗着全家人的一日三餐,而且不断推陈出新,令人惊喜,居然依靠家中储粮度过了一月有余。毛主席说的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苦难是最好的老师。相比起武汉人民,我们仅仅是宅在家里,其实这算不上什么苦难,顶多是不便,或者是习惯了以前的安逸生活,久而久之生存生活本领退化。回想起小时侯在农村老家,妈妈每天干完农活后,傍晚时分还要挑水做饭,水井在村南头,距离我家有200多米远,妈妈肩上挑水的扁担,随着走路的节奏,上下起伏,发出吱吱的响声,桶里的水居然不洒出来,劳作了一天的妈妈依然轻快的走在乡村小道上,精神抖擞,我早已饿的发慌,跟在她的身后,边走边闹,不依不饶。这一幕儿时的生活场景,烙在我的脑海深处,无法忘记,想起来感觉自己好可笑。当前遇到的这些问题,和老一辈人相比,算不得什么。仿佛恍惚之间,母亲已逝去,我已中年。

  有了抗疫宅居的经历后,平常的日子感觉也和以前不一样,正如不是岁月静好,而是有人为你伏重前行。责任,担当,团结一心,这些词汇的意义,理解的也比以前更加深刻。活在当下,躬身入局,平凡人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对抗击疫情最大的支持,每当轮到我去单位值班,就早早出发,提前赶到,尽心尽力做好当班工作,尽职尽责处理好当班的每件事情。人到中年,肩上担子愈重,而当下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有高歌猛进,也有急流险滩。女儿明年就要参加高考,这也是小家庭的大事情;当前不少亲朋好友因为封城封路的影响,推迟外出工作,收入受损;还有仍然坚守在抗疫一线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默默前行,奉献牺牲,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国事和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息息相关,谁能置身其外?

  有人曾问邓小平:“长征那么艰难凶险,你们是怎样走过来的?”邓小平坚定的说:“跟着走!”当下的中国,“跟着走!”这句话,仍然振聋发聩。

  众志成城,新冠疫情终将过去,放眼未来,跟着走,不辜负逆行勇士的无畏壮举,不辜负武汉人民的奉献牺牲,我们必将步履坚实,道路宽阔,行稳致远!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老河口市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