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回忆我的母亲

作者:镇平供电 侯文军  2020-05-09

  时间过得既慢且快,恍惚间母亲已离开我八年多了!八年来,尤其是独自静下来的时候,母亲的身影便会出现在眼前,于是就会是一阵阵揪心般的想念,想念多少,痛就会有多少,这种感觉没经历过深夜痛哭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母亲的一生可以这样描述:少年可怜,青年寂苦、中年打拼,老年享乐却略有遗憾,就像是一部励志的小说或者电影。

  母亲出生于1938年,六岁时失去了妈妈,到新中国成立短短11年却经历了饥荒、匪患和战争,即便是1949年建国以后,国家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人民日子也不会好到哪去,更不说一个没娘的孩子了。

  1958年母亲和我父亲结婚,当时爸爸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且一干就是26年。这就意味着我的母亲结婚以后十几年都是过着两地分居的日子,即便是70年代随军以后也因为铁道兵特殊的兵种而聚少离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母亲生下了大姐、二姐、我和弟弟,并含辛茹苦的将我们拉扯大,期间干过农活、打过石子、扛过麻包,并且辗转于河南、江西、贵州、海南、四川、陕西、青海等小半个中国。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母亲学会了抽烟,用抽烟消遣寂寞。说起抽烟,还有一个莫名的心结困扰着我,难以释怀。我从小听话,上面又是两个姐姐,所以深得母亲和家人疼爱。母亲抽烟又不舍得花钱,于是就买散烟自己卷或者是捡烟头,母亲不好意思就让我捡,以至于我都上初中了看见长一点的烟头就会不自觉的萌生惊喜和弯腰去捡的冲动。记得小时候母亲问我长大后给她买烟不?能买多少?当时的我还没上学,也不知道用什么数字去描述,却回答了一个我现在想起都汗颜的答案:买,买蚊帐眼那么多烟!可长大后却因为吸烟有害身体不但没给母亲买反倒责令她戒烟,至今我都忘不了母亲看见我条件反射似的手往后躲的样子!好在母亲在我父亲病逝后真正认识到吸烟有害,自己把烟给戒了。

  1983年,由于老家叔叔死亡、婶婶改嫁,爷爷奶奶需要照顾,父亲不顾部队挽留吵着闹着转业回到了家乡河南镇平。转业太急,各方面协调的不是很好,再加上当时军转干部也不是太吃香,父亲被安排在农业银行,母亲却没有工作。而我们姊妹几个还都在上学,上有老下有小,就父亲一个人工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于是父母承包了一亩多地,种菜卖菜,起早贪黑,努力打拼,这一干又是二十年。这期间我们盖了楼房,送走了爷爷奶奶,两个姐姐安排了工作并结婚,我和弟弟也通过上学、当兵参加了工作,且相继结婚生子。

  生活好了,父母却老了,父亲由于铁道兵落下了矽肺职业病,于1999年病逝。母亲也是高血压、糖尿病缠身,好在发现早药物控制保养还算好,没有大碍。渐渐的母亲也养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养生之道,早起早睡,晚一杯牛奶,早一口蜂蜜,闲暇之余或侍弄蔬菜,或找老年朋友喝茶聊天,偶尔上上闺女家。每个星期大姐二姐一家都会回来,买吃买穿,一大家子人吃饭说话其乐融融,用母亲自己的话说自己算是享福了。

  遗憾的是和大多数中国老人一样,母亲也摆脱不了73、84的世俗!进入2011年,母亲总感自己不舒服,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痒,真到县、市两级医院检查却没有毛病,可她就是不信,就这样自觉不自觉的身体一天天衰弱,加之又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大腿骨折,从此便卧床不起。姊妹几个轮流照顾,虽极尽孝敬之心,却难挽母亲之命,母亲从吃得少到吃不下,最终患急性心肌梗塞于2012年农历2月21日离我们而去,享年74岁。

  母亲的一生虽谈不上曲折坎坷,更不说什么壮丽辉煌,但她生我们养我们教育我们,用其自身的经历言传身教,使我们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今我们姊妹四个虽不是什么达官显贵,却也平安幸福、逍遥自在!

  感谢母亲!怀念母亲!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镇平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