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做“三味”俱全的基层干部

作者:王帅  2025-01-07

  年关将近,不少基层干部依然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乡村院落,忙产业、访民意、谋发展,不仅在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收获好评,也在一项项实干工作中锻炼了能力、提升了自我。

  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代言人”,肩负着服务人民、传达政策、解决问题的重要职责。为了更好地履职尽责,不妨沾点“泥土味”、充满“汗水味”、多些“人情味”,“三味”俱全,才能成为群众心中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沾点“泥土味”,就是要放下“架子”,走进乡村,与群众坐一条板凳,倾听基层最真实的声音。“泥土味”这三个字,既包含了基层干部扎根一线、深入调研,沾在鞋上的“泥”;也代表着俯下身子、连接“地气”,贴近田间的“土”。因此,在普及政策、调查民情、走访慰问时,要和群众手拉手、面对面、心贴心,用通俗易懂的“土话”“白话”让群众听得懂、吃得透,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温暖送进群众心里。

  充满“汗水味”,就是要发扬实干精神,不搞形式主义“花架子”,把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一件一件解决好。基层干部忙起来的时候,经常是“一个汗珠摔八瓣”,这样的付出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而这样的“汗水味”,也是基层干部与群众情感交融的纽带,是他们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关键。“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甩开膀子流一身汗”,面对复杂多变的基层工作,基层干部要敢吃苦、能吃苦,用自身的努力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多些“人情味”,就是要摒弃“官本位”思想,不打官腔说官话,不千方百计找托词,为群众动真情、办实事。作为离群众最近的人,基层干部如果办事刻板、不懂变通,往往会陷入死板固执的泥沼,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基层干部要想离群众更近,就得在开展工作时多一些嘘寒问暖、少一些指示命令,多一些“人情味”,少一些“说教味”。只有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在说说笑笑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真正贴近民心、融入基层。

  基层是一个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也是一个锤炼意志的大讲堂。有脚上的“泥巴”、身上的“汗水”和心里的“真情”打底,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沉、劲儿往下使,基层工作定能干得有滋有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定会更强。(王帅)

来源:农村电气化信息网

标签:王帅,蒙城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