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政机关的各类公务活动中,一个看似微小的变化正悄然发生——越来越多的干部开始自带水杯参加会议、外出调研。这一细节,恰似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后党风政风的深刻转变,更彰显出作风建设的显著成效。
自带水杯的流行,绝非偶然。过去,公务活动中一次性纸杯、瓶装水的大量使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奢靡之风。如今,自带水杯成为干部们的习惯,背后是厉行勤俭节约理念的深入人心。这小小的水杯,承载的是对资源的珍视,传递的是环保与节约的坚定信念。它减少了一次性用品的消耗,避免了“半瓶水”的浪费,同时也简化了公务接待流程,切实减轻了基层负担。从细微之处入手,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展现出党员干部对作风建设的高度自觉。
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第一刀”,聚焦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等具体事项,却精准切中作风建设的关键要害。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到狠刹吃喝风、送礼风,中央八项规定以“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决心,向“四风”问题亮剑,让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员干部在这一过程中,思想得到洗礼,行为得到规范,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践行,逐渐养成了务实、清廉、节俭的工作作风。
作风建设不仅体现在自带水杯这一行为上,更延伸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纸张双面打印、随手关灯、“光盘行动”等,这些看似普通的举动,都是党员干部树牢过紧日子思想的生动体现。他们明白,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必须“把钱花在刀刃上”,将有限的资源用在为群众谋福祉的关键领域。这种勤俭作风,让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赢得了群众的尊重与信任。
然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即便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也不能有丝毫懈怠。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释放出一以贯之推进作风建设的强烈信号。我们要以“抓常、抓细、抓长”的恒心和毅力,持续培土、加固、筑堤,让勤俭节约、务实清廉的作风真正化风成俗,不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以优良作风凝聚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王帅)
标签:王帅,蒙城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