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思路:
贯彻公司一届二次职代会暨2007年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公司党组整体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西北领先、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公司发展目标,继续坚持“三抓一创”工作思路,按照“四化”(集团化、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年”、 “收支管理效益年”和深化“供电服务年”活动。通过规范农电管理模式、统一农电工作标准、建立农电管理机制,抓好农电重点亮点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农电工作目标任务,为构建和谐农电、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
主要工作目标: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建成1个电气化县、5个电气化乡镇、50个电气化村。
农网建设工程:完成投资6.36亿元,其中农网基建工程5.06亿元,2006年结转工程0.68亿元,“户户通电”完善工程0.62亿元。
安全生产:实现“五不发生”,即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不发生有人员责任的重大及以上电网、设备事故;不发生火灾事故;不发生由本企业责任造成的人身死亡事故;不发生严重影响公司形象的事件。
供电质量:农网供电可靠率RSI≥99.50%;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97.96%。
经营服务:综合线损率<6.20%;当年电费回收率100%,无陈欠电费;服务承诺兑现率100%。
供电所管理:农村供电营业规范化服务窗口达标率100%;运用标准化管理流程的供电所≥95%;农村供电所人员持证上岗率≥61%。
今年确定的农电工作指标高,要求严,任务重,我们要按照公司“由理思路、定战略、作规划向定措施、抓落实、出成效转变”的工作部署,分解好各项指标,落实好五项措施。
(一)规范农电管理模式
一是规范公司农电工作部和地市供电局农电工作部的工作职责、各岗位工作标准,建立“工作内容一致、管理责任相同、管理关系顺畅”的两级农电管理机构,通过明确职责来统一思想,落实责任,推进工作。
二是规范供电站(所)管理模式。针对以前供电站、所管理模式不统一、专业化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计划采用“站所管理分开、集中核算、人员归口”的办法来规范。
站所管理分开——将供电站与供电所分开。集中核算——将供电站、供电所的电费核算工作全部集中核算;对于供电所比较分散的县局进行分片集中核算。人员归口——进一步明确供电所和供电站人员的用工性质,供电所工作人员全部由农电工组成,供电站工作人员全部由全民职工组成。
三是规范省公司、地市供电局、县局三级农电安全管理职责和农网生产建设管理职责,建立高效有序的安全生产、农网建设保障体系。
(二)统一农电工作标准
一是统一管理标准。统一供电站管理标准;统一供电所管理标准;统一农电工管理标准。
二是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农配网作业标准;统一农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原则和标准;统一农配网建设工程预决算办法。
三是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农配网建设标准;统一农网设备技术标准,规范设备选型原则;统一农网无功补偿建设技术标准。
四是统一信息标准。配合国网公司SG186农电信息管理系统在我省的试点工作,做好农电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整合公司系统现有农电信息管理资源。制定公司《农电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农电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五是统一服务标准。根据国网公司新的标识系统,统一供电站(所)标识、客户服务厅内设施、上墙制度图表、员工着装等;规范农电服务人员行为标准、规范投诉举报处理标准、规范供电站(所)抢修工作程序及标准。
(三)建立农电管理机制
建立调研工作机制。着重处理涉及公司农电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完善农电重要制度规定、决策,解决农电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了解农电工作落实执行情况。公司农电部确定专题调研题目并组织实施,负责调研报告的审定和上报,按年度汇编《农电部年度调查研究报告》。
建立调考工作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原则,随机抽调确定参考人员,采取区域集中方式组织考试。调考内容和调考人员视公司工作情况具体确定,每年一次。考试方式包括笔试、实际操作、计算机上机、面试等。调考结果通过文件公布下发,作为评判员工队伍素质和培训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
建立督查工作机制。公司农电部对农电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工作质量进行督促检查。督查结果形成报告上报公司领导,并通过文件、信息或信函方式向各供电局反馈。
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建立月度通报制度,定期汇报制度,定期座谈会等制度。
建立送达工作机制。对重点工作组织推进不力,完成目标任务不理想的单位,采取给该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写信的方式,督促重点工作的落实。
建立创优评先工作机制。公司对农电重点工作开展创优评先活动,评选采取层层选拔、逐级推荐方式上报,公司根据其成绩和贡献予以审定。
建立工作评价机制。依据陕电农[2006]129号文件的要求,由公司按年度对供电局农电工作实行量化考核和综合评价。评价程序为首先由各供电局自评,并将结果报公司农电部,农电部根据日常掌握的各供电局工作情况进行核定,确定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实行半年评价制度,对各供电局、县局农电整体工作进行一次评价。
(四)抓好农电重点工作
继续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进一步规范农电安全监督与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县局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农电安全基础管理;加强农电设备管理;加强农村安全用电管理;深化县局农电安全性评价工作;加强培训,建立公司、供电局、县局三级农电培训体系;在试点基础上,在县局层面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电服务公司。
加快农网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强农电科技进步工作,以非晶合金变压器、配网自动化工程建设、农网节能降损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完成3个县、9个乡、71个村电气化建设任务。
继续开展创一流和同业对标工作。确定并指导1个县局创建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树立1个可塑性县局,培育2个成长型县局,使其成为公司或西北乃至全国电力系统标杆县局。各县局要建设1-2个县级样板供电所,各供电局要建设2-3个地(市)局级样板供电所。
做好农电优质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开展“二保”服务进农村活动,拓展服务内容,规范服务行为,进一步加强供电所规范化服务窗口建设,实现供电所规范化服务窗口达标率100%。
加大农电宣传力度,充分展示农电新形象。各供电局、县局要高度重视农电新闻宣传工作,大力弘扬企业精神和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的精神风貌,向社会展示公司农电新形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五)抓好农电亮点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组织实施杨凌、阎良、潼关3个县、9个乡、71个村新农村电气化县、乡、村建设,确保完成1个县、5个乡、50个村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并通过国网公司验收。
二是稳步推进农电科技示范县建设。建立适合平原和山区的两种科技进步发展管理模式和样板,全面完成县调综合管理、农电信息管理、农配网综合管理、无功电压管理以及营销现代化管理等科技项目建设,并通过国网公司验收。
三是开展集中抄表示范县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渭南潼关县局低压客户载波集中抄表系统,在实现各类用户远方抄表、断电功能的基础上,实施配电台区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台区总表远方抄表、三相负荷监测、电压质量、供电可靠性、防窃电、配变防盗、配网线损实时计算等综合管理功能。同时与农电信息系统联网,实现电费自动核算和生产经营综合管理功能,并与银行联网,真正实现抄、核、算、收现代化管理,实现农电营销管理科技进步新突破。
四是加快农电培训基地建设。各供电局应建成一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能够对农电工进行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轮训的培训基地。各县局应建设一个满足农电工日常培训的简易场所。
标签:陕西,农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