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煤炭大省何以限电?业内人士:“抢煤”不如输电

作者:李志全  2010-01-11

近期,中国华中、华东、京津唐等多地电煤告急,部分城市甚至拉闸限电。令人不解的是,山西、河南、内蒙古等一些煤炭资源大省竟然也告急,声称电煤紧缺。业内人士表示,与其争相“抢煤”,不如就地发电输电。 

官方报道显示,据统计,目前中国的煤炭年产能为二十五亿多吨,其中十四亿吨为火电厂所消耗。另一方面,电煤需求不断增长,一些省份煤炭产量则有所下降。 

以河南为例,目前全省统调电厂日均进煤量下降至二十七万吨左右,日均缺口五万吨,电煤库存远远不能满足冬季负荷高峰的发电需求。当前,河南省已有八百三十八万千瓦火电机组存煤不足一天,四百八十万千瓦火电机组存煤不足二天,且已有二百五十七点五万千瓦火电机组缺煤停机。 

河南一家发电企业负责人透露,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经济发展离不开电力,而发电越多就需要更多的电煤,这也必然导致电煤供应紧张。但,发电多不代表企业效益就好。 

这位负责人表示,煤炭价格已经市场化,但电价却没有放开,是“低廉”的电价被上涨的煤价给“吃了”。 

那么,为何“坐拥煤堆”的山西依然电煤紧缺呢?有报道称,二00九年之前,山西全年的产能为八亿多吨,约占全国总产能的三分之一。但实施煤炭资源整合后,山西煤炭产能下降至六点四亿吨,产量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而即便如此,山西的煤炭如果用于全省供应,绰绰有余,因为全省的电煤年需求量不到一亿吨。 

分析人士认为,各地“抢煤”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气温大幅下降导致电煤需求剧增,另一方面则表明煤炭运输难。另外,为保证兄弟省份需求,煤炭大量外流,也使得山西、河南等煤炭大省电煤供应紧张。 

既然抢煤、运煤容易受多因素制约,何不把能源需求从运煤转为输电呢? 

河南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已从国家层面研究制订石油战略储备方案及国家煤炭储备体系规划,国家拟设立四百亿元资金推动煤炭储备基地建设,储备规模在三千万吨以上,建成后可以通过储备煤源影响国内煤炭供需关系。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煤炭运输紧张问题,就应该坚持输煤、输电并举,提高煤电就地转化比例。道理很浅显,在盛产煤的地方建立电厂,然后输送至各地。 

这一愿景似锦可期。根据电网规划,到二0一二年,中国将建成二横二纵的特高压骨干电网,将“三西”煤电基地、内蒙和河北风电基地、西南水电基地的电力送往京津冀鲁、华东、华中负荷中心。 

另来自国家电监会的消息称,南方电力市场被初步定为国家电力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而此次改革将继续推动“大用户直购电”等深层次问题,或可从根本上解决煤电之急。(李志全)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标签:煤炭大省,以限电,输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