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中国版智能电网被指有垄断嫌疑

  2010-01-27

在2009年5月的特高压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公布了智能电网三步走计划:2009-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2011-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2016-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后,中国便正式融入了世界智能大合唱中。

早在2001年,美国EPRI(电力研究院)最早就提出智能电网概念,并开始研究。直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新任总统奥巴马采纳“大力发展智能电网”的建议。于2009年初,将其提升为美国国家战略。

到2009年4月份,奥巴马政府公布了总投资高达45亿美元的智能电网计划,随后要求美国国会尽快通过相关立法。

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与能源部长朱棣文2009年5月18日联合宣布了美国智能电网建设的第一批标准,其抢占智能电网制高点的思路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欧洲也在加快智能网的建设,IEC等机构公布了有关标准。2005年,欧洲成立了“智能电网欧洲技术论坛”,并于2006年至2007年发布三个重要文件,打开了智能电网路线图。

智能电网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长距离、大容量输电”为主要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另一种是以“清洁、高效、分布式”为主要特征的智能电网,前者强调输电,后者强调配电。

目前欧美等国力推后者,智能电网主要基于分布式能源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的集成大规模利用。而中国的智能电网与之截然不同。国家电网一直力推的,是“坚强智能电网”。

这也是从一开始,“中国版”智能电网备受争议的原因。

在反对者看来,建设以“长距离、大容量输电”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将打破既有的电力区域市场,从而使得全国分散电网重新变为一张统一的电网,并使得电网更趋向于垄断。
 

来源:中国电力改革与管理研究网

标签:智能电网,垄断嫌疑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