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全面进入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时代

作者:陶思遥 胡婧  2010-08-16

访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特高压部主任孙昕

记者: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7月8日正式投入运行时,作为特高压工程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建设者,您内心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孙昕:能亲眼见证这个举世瞩目工程的投运,我内心特别激动和感动,也备感光荣和自豪。

能够如期建成这个代表当今世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最高水平的工程,我深切体会到: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公司党组决策与部署,是我们战胜挑战、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的基本前提;坚持集团化运作,充分发挥总部战略决策和统筹协调优势、网省公司属地优势和直属单位的专业优势,是我们攻坚克难、快速推进工程建设的基本经验;广大干部员工和工程技术人员精诚团结,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忘我工作,是我们不断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的根本保证。

我们已经走上了成功突破特高压输电技术、全面推进特高压电网发展的科学道路。我们信心倍增,又感到任重道远。面对宏大的特高压电网建设任务,我们需要发扬拼搏精神,继续创新发展,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世界一流的先进电网继续艰苦努力。

记者:与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相比,向上工程遇到了哪些重大的技术和管理难题?创造并积累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孙昕:特高压交流和直流的功能定位不同、技术特点不同,面临的技术难题也不同。就设备而言,直流需研制6英寸晶闸管、换流阀、单相容量321兆伏安的换流变和干式平波电抗器,这些设备均达到了现有工业制造水平的极限,代表了国际同类设备的最高水平。从宏观技术角度看,国外在±800千伏直流输电领域没有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从建设管理角度看,向上工程建设规模大,设备种类和数量多、涉外事务多,直流系统复杂、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加之工期紧迫,建设管理人员承受了很大压力。

通过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的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在继续以“四化”和“六统一”抓工程建设的同时,向上工程坚持“科研为先导、设计为龙头、设备为关键、建设为基础”的基本方针,牢牢抓住科研、设计、设备和建设四个关键环节,在科研攻关中,既要抓好关键技术研究,又要抓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设备研制中,既要加强设计校核、全过程监造和试验见证,又要深入协调好物料供应、生产制造、大件运输和安装调试等相关环节;在工程设计中,既要狠抓设计创新与优化,又要推进科研攻关、成套设计和工程设计的有效融合,还要确保设备、设计和施工之间的有机衔接及运行安全可靠性;在建设调试中,既要狠抓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又要处理好设备到货、安装施工和启动调试之间的关系;在前期工作中,既要抓住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三个关键专题评估的组织和报批,又要努力实现前期专题评估与工程实施方案、项目核准的有机协调。在建设管理工作中,我们更加注重发挥集团优势,充分发挥总部的统筹协调作用、直属单位的专业特点和网省公司的属地优势。

例如在成套设计中,我们就建立了贯穿系统成套、工程设计和设备研制之间的三维互动设计体系,确保了关键设备和工程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记者:向上工程在电力工业产业链上具有哪些带动效应?

孙昕:向上工程是世界上最先进输电技术、设备制造技术、工程设计和建设技术的集成,是中国电网建设成就的集中展示。通过工程实践,我们系统掌握了特高压直流的输电技术,在材料技术、电工装备制造技术、高压试验技术以及施工安装、建设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突破,极大地提升了电力工业的试验研究能力、设备材料研发制造能力、大型工程施工建设和管理能力。向上工程线路所有导地线和塔材、绝缘子等材料、全部交流设备均由国内制造;除直流场部分设备和部分高端换流变由国外制造外,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其他所有设备均由国内制造。工程用全部5794只6英寸晶闸管由西安电子所研制供货,成为世界上率先成功研制并批量生产应用6英寸晶闸管的国家,对我国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工程实践,国内已全面掌握了特高压直流设备制造的核心技术,占领了世界高端电工装备制造业的制高点,极大提升了设备行业的装备工艺水平,具备了绝大部分特高压设备批量生产的能力,并有力地推动了电磁线、取向硅钢片、出线结构、绝缘成型装置、变压器绝缘油等高技术含量关键元部件的国产化水平,并带动国内平波电抗器、换流变压器、支柱绝缘子、套管用空心绝缘子向国外供货,国内电工装备制造业实现了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民族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记者:上海世博会暑期参观高峰适逢电力迎峰度夏,上海电力供应面临严峻考验。向上工程在此时竣工是否可称为雪中送炭?

孙昕:在目前迎峰度夏和世博会期间,上海地区负荷紧张,确保安全供电压力大。向上工程输送能力达700万千瓦,在目前系统条件下送上海功率可达350万千瓦,对确保上海供电具有重大意义。世博会期间,按照目前的200万千瓦输送功率,将送电上海88亿千瓦时清洁电能,相当于节约300万吨原煤,减排825万吨二氧化碳。

记者:您曾说,2010年是公司特高压电网的发展年,目前,特高压发展规划进展如何?

孙昕:2010年特高压工程建设的工作目标是“一投、一建、两开工,三促、三争、四推进”。“一投”就是向上工程投运,这一目标已圆满完成;“一建”就是扎实抓好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目前正按里程碑计划有序推进;“两开工”,淮南—皖南—上海、锡盟—南京特高压交流工程各项准备工作已完成,等相关条件具备后即可启动;“三促”“三争”准备工作正抓紧推进;“四推进”的特高压工程总结、科研攻关、设备研发和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正深入开展,已取得了突出成绩。

向上工程是引领世界直流输电技术发展的创新工程,是关系特高压电网发展和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全局性工程。工程建成投运对于特高压后续工程的顺利建设,对于能源基地的大规模开发和电力外送,对于促进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对于满足东部地区日益增长的负荷发展需要,都具有重要作用。

记者:随着向上工程的投运,国家电网全面进入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时代,“新的时代”有何新的意义?

孙昕:工程的成功投运,标志着国家电网全面进入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时代,为推动电力布局从就地平衡向全国乃至更大范围统筹平衡转变,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煤电运紧张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转变我国电力发展方式的关键工程。为加快我国西部地区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提高我国非化石能源比重,形成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特高压,直流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