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面面观

作者:王莉  2010-08-25

农网强筋壮骨服务新农村建设

为期3年、将拉动2000亿元社会投资的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正式启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将伴随着新一轮建设热潮逐步形成。

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继续高度关注民生问题。1998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电网得到了改造,但仍有一些地方电网结构薄弱,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差。这次农网改造升级就是要不断根据负荷变化,加大电网投资力度,淘汰落后设备和线路,强健电网筋骨,彻底解决遗留的农网未改造问题,提高供电质量。

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努力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用电新需求。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电力需求增长很快,特别是近年来,为扩大农村消费而实施的家电下乡政策,拉动农村电力需求增长。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适应家电下乡、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等引起的用电快速增长的需要,对已改造的农村电网实施升级,为农村提供更可靠、更安全、更经济的用电保障。

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深入推动“三农”工作开展。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不仅要让农民用上电,用好电,减轻农民负担,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加快城镇化步伐、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对于扩大内需、启动农村市场需求,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有利于扩大内需,有效拉动电力设备需求。几千亿元的改造资金中,大部分转化为对电力设备的订货。实施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将成为新时期农村电力建设新的里程碑,成为新时期强农惠农的重要德政工程,成为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成果。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为确保3年内基本完成农网改造升级各项任务,各地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必须统一认识,加强组织协调,明确工作任务,统筹兼顾,齐心协力把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成让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的精品工程。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面面观

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电力专家——切实提高农村的供电能力

在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张粒子教授看来,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与发展迅猛的农村经济关系密切。张粒子说,就目前看来,我国农村电网还比较弱,与现阶段乡镇企业发展不相匹配,“我国1998年第一轮农村电网改造的投资远远不如城网和高压输电网,而我们的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以目前的农村电网建设规模而言是不足以支撑的。”

7月12日召开的全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会议传来的信息,也印证了张粒子的分析。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介绍,经过12年改造,全国包括新疆、内蒙古在内的三分之一的省区没有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价目标,部分改造后电网难以满足新需求。

“农村有这个用电需求,这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如果能切实提高农村供电能力,那会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更有利,同时,更多的产业会从城市延伸到农村。”张粒子说。

专家预测,该轮农网改造升级投资规模将超过1800亿元,对于电气设备商而言,农网改造将带来显著市场需求。此外,包括家用电器行业也将受益此次农网改造,面临销量大幅提升的契机。

政府官员——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农村用电负荷和用电量快速增长,农村电网结构薄弱和电力建设滞后的问题开始显现。在此背景下,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战略部署新鲜出炉。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说,受经济发展不平衡、投资规模限制、资金承贷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农网改造面偏低,云南、新疆、青海等地农村电网结构和农村电力管理问题较为突出。

此外,目前全国仍有无电人口约530万人,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青海和新疆,无电人口用电还面临很多困难。而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因素,独立管理的农场、林场等的电网还没有进行改造,已成为农村电力管理最薄弱的地方。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特别是随着家电下乡等扩大内需、启动农村消费的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农村电力需求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一些已改造过的农网又出现了过载和“卡脖子”现象,出现了新的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和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

张国宝透露,今年国家将投入120亿元资本金,未来两年国家资本金的投入将不低于该数目。而在上一轮农网改造中,国家资本金投入约占到总投资额的20%。因此,专家预计这一轮农网改造将带动超过1800亿元的投资,甚至有望超过2000亿元。

新一轮农网改造,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进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使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农业生产设施用电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以省为单位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价目标。

通过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将基本解决农田灌溉、农业大棚、烟草和茶叶加工等农业生产用电问题;尽快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价目标,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预计全国每年将减轻农民电价负担400亿元,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电气设备商——电力设备业的商机

1998年6月,我国启动了第一次农村电网改造工作。从1998年到现在,我国对农网改造的总投资约4622亿元,其中,国债资金923亿元,银行贷款3666亿元,企业自有资金33亿元。

专家介绍说,在上一轮农网改造投资总额中,约有三分之二用于购买输变电电气设备,1998年农网改造以来,约3000亿元的资金用于购买输变电电气设备,间接推动我国电气设备行业技术水平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预计此轮农网改造,超过总投资额的一半将投向电气设备行业。

北京国电中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新海称,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还将兼顾电网科技含量的提高,提升配网节能效率、降低无功损耗,着眼于未来农村三网融合与电网互动问题,这对电力设备商是很大的商机。

长城证券研究员周涛认为,新一轮农网改造中,包括低压电力设备和配网自动化等二次设备将迎来市场大幅扩容,低压电力设备包括变压器、开关、电线电缆等,变压器方面,三变科技有望受益,二次设备中的国电南瑞、平高电气等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此外,自1998年首轮农网改造以来,家用电器快速进入农村地区。一方面,农网改造带来农村电价大幅度降低,提高了农民用电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村基础电网设施的升级完善也提高了农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专家预测,此次农网改造升级,同样将对我国家电行业带来较大的销量提振。

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新一轮,农网改造,面面观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