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新型集约农网激发农村新活力

作者:刘红  2010-09-15

嘉兴建设新农网带来新市镇变革

“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市镇。”大凡到过浙江嘉兴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慨。配合嘉兴新市镇和城乡一体化新社区的“两新”工程建设步伐,嘉兴电力局转变“摊大饼”式的农网改造,全面推行以中心镇建设为主的新型集约农网,为嘉兴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摊大饼”到集约化

从县县电气化、镇镇电气化到村村电气化,2006~2009年,嘉兴电力局完成了覆盖全市的新农村电气化改造任务。同年,嘉兴成为全国首个通过新农村电气化市验收的地级市,在嘉兴农网改造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接下来怎么做更好?还没来得及分享成绩,嘉兴电力局领导班子又开始思索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

当时,嘉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新市镇、新社区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提出力争到2012年,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实现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全面提升40个左右新市镇建设水平,做精做优新社区。

集约农网建设,对于刚经历过“摊大饼”式农网改造的嘉兴来说,将是一次华丽转身。建设新型集约农网,嘉兴有着良好的基础:随着中心镇、村的建设逐步推进,农村集聚人口的增多,农村负荷也呈逐渐集中趋势;目前,嘉兴每个中心镇均已建成至少一座110千伏变电所,所有这一切,为集约农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2月,浙江省副省长、嘉兴原市委书记陈德荣在《浙江领导参考》上看到浙江省电力公司总经理费圣英提出,通过建设集约农网引导和推进城镇化布局的相关信息后,作出批示:省电力公司建设“集约农网”意见与嘉兴市“两新”工程完全吻合,要求嘉兴电力局向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争取将嘉兴市农村作为电力系统推进集约农网建设的试点。 

集约农网:

引领绿色、低碳转型

面积只有3915平方公里的嘉兴,人口达340万,面积小、人口多、发展快,是嘉兴的三大特点,在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土地资源成为制约嘉兴电网发展的瓶颈。绿色、低碳,成为嘉兴建设集约新农网的关键词。

目前,一个以20千伏供电为标志的电网序列优化工程在嘉兴展开,通过集约农网建设与电压序列优化相结合,逐步消减35千伏公用变电站,新增20千伏中压配电容量,以低网架密度,满足高负荷密度,减少电力设施对环境的影响,为集约农网建设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新路。嘉兴电力局有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根据测算,嘉兴电网若在电压序列优化前后220千伏变电站数目不变的情况下,110千伏变电站可少建30%,110千伏线路少建27%,中压配网线路少建39%,减少占地17.45%,大大节约土地资源和线路走廊。

以绿色、低碳转型为目标的电压序列优化得到嘉兴市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为推进海宁尖山新区20千伏配网建设,海宁市出台了《尖山新区20千伏电压序列优化试点工作奖励办法》。该奖励办法规定,凡属尖山新区内所有试点企业,改造在装变压器容量500千伏安以上的,按照变压器容量×50元/千伏安进行奖励;500千伏安以下的,则按变压器容量×40元/千伏安进行奖励。

在桐乡市,电压序列优化正蓬勃开展。今年,桐乡电网将投入6.5亿元全面推进电压序列优化工程,通过推广20千伏配电网络,实现“绿色电力”的深度转型。据桐乡供电局有关部门测算,2012年桐乡电网电压序列优化工程全面完工后,桐乡2792家企业将因此减少用电成本6460万元,而采用量身打造的设计方案,企业的电网改造成本也降低40%。

位于桐乡市经济开发新区的嘉兴嘉晶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太阳能硅片的企业,产能达35兆瓦,在浙江省名列第二。原来,该公司一直由10千伏线路供电,容量为6000千伏安。7月14日,嘉晶电子有限公司成功投运20千伏配变,原来的10千伏电压等级升至20千伏运行。看着生产流水线上转动的马达,该公司老板非常高兴。作为桐乡首家真正享受到20千伏电价优惠的企业,他早就算了一本账:企业投运后即可享受20千伏电价优惠,按上半年用电量测算,半年即可节约电费支出38万余元。和嘉晶电子有限公司老板一样高兴的还有开发区的其他企业负责人,随着桐乡20千伏升压改造工程顺利结束并接入20千伏系统,7月底,桐乡经济开发区真正形成了以110千伏新区变为电源点的20千伏配电网络结构,实现了该区域20千伏电压等级“源、网、客户”的全覆盖。

集约农网:

中心镇经历美丽“蝶变”

姚庄镇是嘉善县东北部的一座小镇,东邻上海北依江苏,宽阔的太浦河从小镇缓缓流过,滋润了一方水土。今年年初,姚庄镇被列入嘉兴首个集约农网试点镇,嘉善供电局相继出台的《姚庄中心镇城镇电网建设方案》,对嘉善姚庄中心镇建设背景、电网发展思路和建设特点及中心镇建设的未来前景都做了具体描述,并结合社区建设特点,推出“1+X”供电模式的投资分析,同时,将在姚庄镇有限的线路走廊和站点资源条件下,建设20千伏电网,优化电压序列方式。

作为姚庄新市镇建设与发展的见证者,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有太多的感受。5年前,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落户姚庄镇,靠一条10千伏供电专线,投产了七八台单晶硅炉,当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而5年后的今天,经过当地供电企业改造、扩容,该公司已拥有3.5万千伏变电所两座、10千伏专线4条,以近50亿元的年产值名列全国同类企业前茅。

如今,嘉善县姚庄镇开辟了光伏产业园区,园区占地3.6平方千米,其中,一期已启动建设1.28平方千米,光伏产业建设方兴未艾。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传统农业小镇,崛起为省内最大的太阳能产业基地,姚庄镇经历了一场美丽的“蝶变”。

新社区的高品质生活

今年10月即将开通的沪杭高铁嘉兴新客站将让嘉兴一座小镇进入众人的视线,她的名字叫余新。在余新镇长秦村,有一个新建的农民别墅小区,优雅明亮的庭院灯,整齐的电表箱,小区宽敞整洁,环境宜人,毫不逊色于大城市。

夏师傅是南湖供电分局农电工区余新供电营业所员工,每月月初,他都按时来到这里,从工具包里拿出一只类似遥控器大小的远程抄表仪,对着电表扫描,“嘀、嘀、嘀”一张张电费单被打印出来,然后,他将电费单一一插在表箱上的插槽里,农村小区也用上了智能化抄表,这让夏师傅非常自豪。

余新镇长秦村村主任何连荣告诉笔者,以前,老旧农房的负荷容量不到两千瓦,一到夏天,微波炉、空调等大功率家电就很难使用。如今,这座新建成的农民别墅小区,已有245户农民入住,现代化的供电设施让农民用电无忧。

在嘉兴市秀洲新区,配套供电设施建设方兴未艾。随着“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秀洲区5个乡镇将为6万多户农户建起78个城乡一体新社区,居民的户均用电容量也都以6至10千瓦为标准,相当于过去的3至5倍,足够一家同时启动4台空调。

“未来新市镇居民能否拥有和城市同等水平的生活质量,先行一步的新社区电力设施建设至关重要。”嘉兴市南湖区农办副主任高峰说,建设城乡一体新社区,能大大提高农户生活质量,减少政府公共财政开支;也便于电力集中规划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电力规划的适度超前,能让新社区建出质量、建出品味。

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新型集约农网,农村,新活力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